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14篇

时间:2022-11-07 19:10:07 来源:网友投稿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14篇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word  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Intelligences〕简介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开展学家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14篇,供大家参考。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14篇

篇一: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word

  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Intelligences〕简介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开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觉察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

  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数学〔逻辑〕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开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与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拟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管理者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

  根据加德纳的理论,学校在开展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时,必须留意每一个学生只会在某一、两方面的智能特别突出;而当学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进度时,不要让学生因此而受到责罚。“多元智能理论〞之父——霍华德·加德纳

  霍华德·加德纳是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最为人知的成就是“多元智能理论〞,被誉为“多元智能理论〞之父。现任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心理学,教育学教授,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任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研究所主持人,专著超过20本,发表论文数百篇。《纽约时报》称他为美国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开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哈佛商学院教授称“加德纳是本时代最明亮的巨星之一,他突出表现人类成功的不同智慧〞。美国特质教学联盟主席称“推动美国教育改革的首席学者,加德纳当之无愧。〞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

  1/9

  word

  20世纪初,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创造了智力测验,用来测量人的智力的上下。1916年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提出了“智商〞的概念:智商即智力商数,它是用数值来表示智力水平的重要概念。1935年,亚历山大第一次提出“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之外一切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这些非智力因素都是直接影响和制约智力因素开展的意向性因素。但是,这一理论提出后,并未受到人们的关注。1967年,美国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创立《零点项目》,由美国著名哲学家戈尔曼主持。《零点项目》主要任务是研究在学校中加强艺术教育,开发人脑的形象思维问题。在从这以后的二十年间,美国队该项目的投入达上亿美元,参与研究的科学家、教育家超过百人,他们先后在100多所学校做实验,有的人从幼儿园开始连续进展20多年的跟踪比照研究,出版了几十本专著,发表了上千篇论文。多元智能理论就是这个项目在80年代的一个重要成果。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参与此项研究中首先重新考察了大量的、迄今没有相对联系的资料,即关于神童的研究、关于脑损伤病人的研究、关于有特殊技能而心智不全者的研究、关于正常儿童的研究、关于正常成人的研究、关于不同领域的专家以与各种不同文化中个体的研究。通过对这些研究的分析整理,他提出了自己对智力的独特理论观点。基于多年来对人类潜能的大量实验研究,加德纳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并着重论述了他的多元智能理论的根本结构,并认为支撑多远理论的是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X畴相联系的八种智力,这些为多元智能理论奠定了理

  2/9

  word

  论根底。多元智能理论的内容

  加德纳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他认为,人的智力应该是一个量度他的解题能力(abilitytosolveproblems)的指标。根据这个定义,他在《心智的架构》(FramesofMind,Gardner,1983)这本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X畴(后来增加至八个):

  1.语言(Verbal/Linguistic)2.逻辑(Logical/Mathematical)3.空间(Visual/Spatial)4.肢体运作(Bodily/Kinesthetic)5.音乐(Musical/Rhythmic)6.人际(Inter-personal/Social)7.内省(Intra-personal/Introspective)8.自然探索(Naturalist,加德纳在1995年补充)另外,有其它学者从内省智能分拆出“灵性智能〞(spiritualintelligence)。这八个X畴的内容如下:语言智能这种智能主要是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与文字的能力,即指听说读写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这种智能在作家、演说家、记者、编辑、节目主持人、播音员、律师等职业上有更加突出的表现。

  3/9

  word

  逻辑数学智能从事与数字有关工作的人特别需要这种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的智能。他们学习时靠推理来进展思考,喜欢提出问题并执行实验以寻求答案,寻找事物的规律与逻辑顺序,对科学的新开展有兴趣。即使他人的言谈与行为也成了他们寻找逻辑缺陷的好地方,对可被测量、归类、分析的事物比拟容易承受。空间智能空间智能强的人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与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很高,感受、区分、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比拟强,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与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他们表现出来的能力。能准确地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这类人在学习时是用意象与图像来思考的。空间智能可以划分为形象的空间智能和抽象的空间智能两种能力。形象的空间智能为画家的特长。抽象的空间智能为几何学家特长。建筑学家形象和抽象的空间智能都擅长。肢体运作智能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与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的能力。这类人很难长时间坐着不动,喜欢动手建造东西,喜欢户外活动,与人谈话时常用手势或其它肢体语言。他们学习时是透过身体感觉来思考。这种智能主要是指人调节身体运动与用巧妙的双手改变物体的技能。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响以与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手艺人都有这种智能优势。音乐智能

  

篇二: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把人的智能分成下列八个领域。言语——语言智能:对语言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该项智能优势突出的代表有诗人、翻译家、演说家、律师等等。逻辑——数理智能:对逻辑结构关系进行理解、推理和思维表达的能力。该项智能优势突出的代表有数学家、科学家、逻辑学家、精算师等。音乐——节奏智能:感受、判别、记忆、表达音乐的能力。该项智能优势突出的人可以成为歌唱家、作曲家、演奏家等。视觉——空间智能:对色彩、形状、空间位置等要素的准确感受和表达的能力。该项智能优势突出的人可以成为飞机导航员、棋手、雕刻家、建筑师、画家等。身体——运动智能:对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以及能够表现出高水平的运动的力量、速度和灵活性等。该项智能优势突出的代表为体操运动员、舞蹈家等。人际交往智能:对他人的表情、说话、手势动作的敏感程度以及相应地作出有效反应的能力。教师、临床医生、推销员以及政治家等职业的人,需要较高水平的该项智能。自知——自省智能: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该项智能优势突出的代表有小说家、哲学家等。自然观察智能:辨别动植物以及敏锐地感知自然界其他事物(如云、石头等)特征的能力。该项智能优势突出的代表有生物学家、博物学家、天文学家等。这种种智能都是同样重要的,在每个人身上的组合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智能组合和智能表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方法。

  探索活动

  寻找我的智能优势

  学习了加德纳的多无智能理论,你是不是觉得很有启发,也很想知道自己在哪方面具有智能优势?下面就让我们来做一个测验,看看自己的能力倾向在哪里。

  仔细阅读问卷中的每一句话,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从1到5的数字,标准是:1:根本不像我2:很少像我3:有点像我:4:很像我5:肯定像我最后再加出一个总得分。

  第一部分:A我对内心的情感、优缺点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

  1

  B我有强烈的独立性、意志力和自我管理能力C我宁愿把我个人的时间投入到集体活动当中D我喜欢一个人呆着,满足自己个人的爱好、兴趣或计划E我有强烈的自信心

  总得分

  第二部分:A我喜欢与别人交往而不愿单独呆着B我有很多的朋友C在各种环境中我喜欢社会性强的工作D通过合作活动我会学得最好E我擅长和别人沟通,组织有时甚至管理别人

  总得分

  第三部分A通过运动、触摸和扮演我会学得很好B我大部分知识是通过感觉来掌握的C我具有很强的掌握精细和一般动作技能的能力D我喜欢把器具拆开来分析,然后再把它们合在一起E我能很好地模仿他人的行为

  总得分

  第四部分A我喜欢阅读、写作和听报告B我喜欢讲笑话,说童话故事C我很容易记住名字、地点、日期和其他琐事D我会准确地拼写,具有丰富的词汇E我喜欢做字谜游戏

  总得分

  第五部分A我喜欢进行分类,探索信息之间的关系B我会很容易地、快速地计算数学问题C我会给数据进行分组、排序、分析、解释和预测D我喜欢象棋等策略性的游戏,而且喜欢获胜E我喜欢提出有关事物是如何发挥作用方面的问题

  总得分

  2

  第六部分A我会用想象和图画思考B我喜欢画画、雕刻和从事其他艺术活动C当我在思考有关概念和解释信息时,我会用清晰的视觉想象思考D我能准确地说出人或事的寓意E当在学习新的信息时,我常常会做白日梦

  总得分

  第七部分A在环境中我对声音很敏感B在自习或放松时我常常要播放音乐C我会很容易记信歌的旋律D音乐或音符一响起的时候,尽管比较微弱,我常常就知道E我喜欢唱歌、哼唱和拍节奏

  总得分

  在汇总内把你每一部分得分对应的空格涂上颜色,就可以大致看出你的智能优势了。

  汇总表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第六部分第七部分

  252321191715131197531

  自知——人际交往身体——言语——逻辑——视觉——音乐——自省智能智能运动智能语言智能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节奏智能

  3

  

  

篇三: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TheTheoryofMultipleIntelligences)自1983年由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1943,)教授提出以来,迄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在当前美国教育教学改革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成为许多西方国家自90年代以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1983年,在《智能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加德纳首次提出人类有着完整的智能“光谱”。这一论断突破了传统智能理论的假设:人类的认知是一元的,可采用单一的、可量化的智力检测手段来测量人的智能。在该书中,加德纳将人类的智能类型分成7种,分别是:语言智能、空间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经过多年的研究,加德纳不断完善多元智能理论,于1995年补充了“自然观察者智能”,使智能类型达到8种。此后,加德纳又提出“存在智能”和“灵性智能”两种尚待确定的智能类型。第一节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有其深厚的社会背景。批判传统智能测试引发的学术思考,对优质教育追求的社会氛围,加德纳本人的研究积累等多种因素催生了多元智能理论;对大脑损伤病人的研究,对特殊儿童的研究,对智能类型和符号系统关系的研究,对某种能力迁移性的研究,对某种能力独特发展历程的研究以及对不同智能领域需要不同神经机制或操作系统的研究,对环境和教育影响的研究等多方面研究成果为多元智能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80年代以来,对于智能及其性质和结构的研究更是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R.J.Sternberg)提出了智能的三元理论;与此同时,美国心理学家塞西(S.J.Ceci)提出了智能的领域独特性理论。正是在如此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1

  一、多元智能的理论含义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下,个体用以解决问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具体包含如下涵义:(一)不同个体的智能各具特点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作为个体,我们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但每个人身上的八种相对独立的智能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绝对孤立、毫不相干的,而是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正是这八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组合,使得每一个人的智能各具特点。(二)个体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尽管各种环境和教育条件下的人们身上都存在着八种智能,但不同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人们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有着明显的区别。(三)智能强调的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看来,智能应该强调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是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有效产品的能力。根据加德纳的分析,传统的智能理论产生于重视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的现代工业社会,智能被解释为一种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四)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从多维度看待智能问题在加德纳看来,承认智能是由同样重要的多种能力而不是由一两种核心能力构成,承认各种智能是多维度地、相对独立地表现出来而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应该是多元智能理论的本质之所在。2二、多元智能的理论结构

  加德纳认为过去对智能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他认为,人的智能应该是一个量度他的解决问题的能力(abilitytosolveproblems)的指标。根据这个定义,他在《智

  能的结构》(FramesofMind,Gardner,1983)这本书里提出,支撑多元智能理论的是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和知识领域相联系的七种智能(后来增加至八个):语言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我认知智能、人际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一)语言智能(Verbal-linguisticintelligence)这种智能主要是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即指听说读写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这种智能在作家、演说家、记者、编辑、节目主持人、播音员、律师等职业上有更加突出的表现。(二)音乐智能(Musical-rhythmicintelligence)这种智能主要是指人敏感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

  力。这种智能在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乐师、乐器制作者、音乐评论家等人员那里都有出色的表现。

  (三)逻辑-数学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intelligence)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从事与数字有关工作的人在学习时靠推理来进行思考,喜欢提出问题并执行实验以寻求答案,寻找事物的规律及逻辑顺序,对科学的新发展有兴趣。即使他人的言谈及行为也成了他们寻找逻辑缺陷的好地方,对可被测量、归类、分析的事物比较容易接受。(四)空间智能(Visual-spatialintelligence)指感受、辨别、记忆和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感情的3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类人能准确地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在学习时是用意象及图像来思考的。空间智能可以划分为形象的空间智能和抽象的空间智能两种能力。形象的空间智能为画家的特长。抽象的空间智能为几何学家特长。建筑学家形象和抽象的空间智能都擅长。(五)身体-动觉智能(Bodily-kinestheticintelligence)这种智能主要是指人调节身体运动及用巧妙的双手改变物体的技能。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类人很难长时间坐着不动,喜欢动手建造东西,喜欢户外活动,与人谈话时常用手势或其它肢体语言。他们学习时是透过身体感觉来思考。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手艺人都有这种智能优势。(六)自我认知智能(Intrapersonalintelligence)

  

篇四: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美国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介绍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任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八项组成。八十年代,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二十多年来该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欧美国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指出,语言智能:有效的利用口头或书面语言的才能。音乐智能:感知、欣赏和创作音乐的才能,对乐曲、旋律、节奏等特别敏感,有很强的鉴赏音乐的能力。数理逻辑智能:有效利用数字和逻辑推理的才能。空间智能:准确感知视觉空间世界的才能。身体运动智能:善于运用身体来表达内心感受的才能。人际交往智能: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图、动机的才能自我认识智能:也叫自省的智力。至接近自己内在生活情感的才能,是有关人的内心世界的认知。自然观察智能: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能够洞察自然的才能。——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得纳博士1、语言智能(Linguisticintelligence)是指有效的运用口头语言或及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并理解他人,灵活掌握语音、语义、语法,具备用言语思维、用言语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结合在一起并运用自如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政治活动家,主持人,律师,演说家,编辑,作家,记者,教师等。2、数学逻辑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intelligence)是指有效地计算、测量、推理、归纳、分类,并进行复杂数学运算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逻辑的方式和关系,陈述和主张,功能及其他相关的抽象概念的敏感性。他们适合的职业是:科学家、会计师、统计学家、工程师、电脑软体研发人员等。3、空间智能(Spatialintelligence)是指准确感知视觉空间及周周一切事物,并且能把所感觉到的形象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关系很敏感。他们适合的职业是:室内设计师、建筑师、摄影师、画家、飞行员等。4、身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stheticintelligence)是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灵巧地运用双手制作或操作物体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特殊的身体技巧,如平衡、协调、敏捷、力量、弹性和速度以及由触觉所引起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运动员、演员、舞蹈家、外科医生、宝石匠、机械师等。5、音乐智能(Musicalintelligence)是指人能够敏锐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音色等能力。这项智能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强,与生俱来就拥有音乐的天赋,具有较高的表演、创作及思考音乐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歌唱家、作曲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调琴师等。6、人际智能(Interpersonalintelligence)是指能很好地理解别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这项智能善于察觉他人的情绪、情感,体会他人的感觉感受,辨别不同人际关系的暗示以及对这些暗示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政治家、外交家、领导者、心理咨询师、公关人员、推销等。7、自我认知智能(Intrapersonalintelligence)是指自我认识和善于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这项智能能够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意识到自己的内在爱好、情绪、意

  向、脾气和自尊,喜欢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心理学家等。8、自然认知智能(Naturalistintelligence)是指善于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对物体进行辨论和分类的能力。这项智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着敏锐的观察能力,能了解各种事物的细微差别。他们适合的职业是:天文学家、生物学家、地质学家、考古学家、环境设计师等。许多优秀的学前教育的老师们即使在不知道多元智能的名字的前提下,也总是在使用多元智能的概念。早在加德纳教授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的概念以前,一些好的幼儿园里的活动内容就包括了音乐、歌曲、艺术、身体游戏、动植物和合作游戏。就像这些优秀的幼儿园老师一样,一些优秀的家长也想尽办法开发孩子的各种智能。家长们认识到,帮助孩子发展各种智能可以提高孩子获得成功和幸福的机会。当然,越早开发孩子的各种智能,对孩子将来的发展就越有帮助。

  

  

篇五: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一、地位: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心理学理论之一。

  二、人物介绍加德纳是世界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其最著名的成就就是多元智能理论,因此被称为多元智能理论之父,加德纳现任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研究生学院心理学和教育学教授,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三、八种智能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了7种智能,1998年加德纳增加了

  学家、工程师等。

  的能力。它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是能够较好地认识、评价自己,二是在正确的意识指导下能够对自己的行为、情绪、道德等作出判断。自我认识智能较高的人适合的职业有哲学家、心理学家等

  

  

  

篇六: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多元智力理论的创立者是谁|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又叫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多元智力理论的创立者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多元智力理论的创立者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

  霍华德加德纳的部分著作

  加德纳是一位发展和认知心理学家,1972~2000年间任零点计划主任。他获得过普林斯顿(Princeton)、麦克吉尔(McGill)及爱维(TelAviv)等大学的18个荣誉学位。1981年因为在哈佛零点计划的工作而获得麦克阿瑟(MacArthur)奖。他在发展心理学、神经心理学、教育学、美学和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出版了约20本书,发表文章和书评约400篇。

  在首部著作《艺术和人的发展》(TheArtsandHumanDevelopment,1973)中,加德纳指出皮亚杰的发展模式只适用于最终导向科学思维的思维过程,其终极状态可以非常逻辑地表达出来。在这种批判的基础上,他考察了创造性活动中认知过程的发展,开始着重探索伟大的艺术家的思维过程,并相继出版《艺术、智能与大脑:对创造力的认识途径》(Art,Mind,andBrain:ACognitiveApproachtoCreativity,1982)等著作。

  霍华德加德纳的理论背景

  多元智能理论自1983年由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教授提出以来,迄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已经逐渐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并成为9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

  不仅加德纳本人的有关著作被译成20多种语言,其他专门研究多元智能理论的著作和论文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有关心理和教育的研究成果中也占到了非常可观的比重。

  1.历史上对传统智力测试的批判19世纪80年代,英国生物学家高尔顿(Galton)开创了对智力进行测量的先河。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Binet)和西蒙(Simon)为了鉴别智力有缺陷的儿童以让他们接受特殊的教育,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正规的智力测验量表。从此,智力测试便风靡美国乃至全世界。然而,也正是从智力测试产生之日起,关于智力测试局限性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人们对它的批判主要是针对智力测试的潜在理念即智力是一元的、是一种单一的整合的能力而提出的。

  对智力单因素论的批判历来就有,加德纳虽不是批判传统智力理论的第一人,但他的批判以及他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使传统智力测试的若干局限性愈加突显。

  2.加德纳本人的研究积累加德纳(1943-)出生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州斯克兰顿(Scranton)市,自幼热爱音乐特别是钢琴艺术,高中后的生活几乎都是在哈佛大学度过的。

  感谢您的阅读!

  

  

篇七: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多元智能理论介绍

  多元智能理论介绍

  八十年代,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

  士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二十多年来该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欧美国家和

  亚洲许多国家的幼儿教育上,并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霍华德·加德

  纳博士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

  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

  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

  组合。

  1、语言智能(linguisticintelligence)

  是指有效的运用口头语言或及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并理解他人,

  灵活掌握语音、语义、语法,具备用言语思维、用言语表达和欣赏语

  言深层内涵的能力结合在一起并运用自如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

  政治活动家,主持人,律师,演说家,编辑,作家,记者,教师

  1/4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等。

  2、数学逻辑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intelligence)

  是指有效地计算、测量、推理、归纳、分类,并进行复杂数学运

  算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逻辑的方式和关系,陈述和主张,功能及

  其他相关的抽象概念的敏感性。他们适合的职业是:科学家、会计师、

  统计学家、工程师、电脑软体研发人员等。

  3、空间智能(atialintelligence)

  是指准确感知视觉空间及周周一切事物,并且能把所感觉到的形

  象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色彩、线条、形状、

  形式、空间关系很敏感。他们适合的职业是:室内设计师、建筑师、

  摄影师、画家、飞行员等。

  4、身体运动智能(odily-kinestheticintelligence)

  是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灵巧地运用双手制作

  或操作物体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特殊的身体技巧,如平衡、协调、

  敏捷、力量、弹性和速度以及由触觉所引起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

  2/4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是:运动员、演员、舞蹈家、外科医生、宝石匠、机械师等。

  5、音乐智能(musicalintelligence)

  是指人能够敏锐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音色等能力。这项智

  能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强,与生俱来就拥有音乐的天

  赋,具有较高的表演、创作及思考音乐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

  歌唱家、作曲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调琴师等。

  6、人际智能(interpersonalintelligence)

  是指能很好地理解别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这项智能善于察觉他

  人的情绪、情感,体会他人的感觉感受,辨别不同人际关系的暗示以

  及对这些暗示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政治家、外

  交家、领导者、心理咨询师、公关人员、推销等。

  7、自我认知智能(intrapersonalintelligence)

  是指自我认识和善于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这项

  智能能够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意识到自己的内在爱好、情绪、意

  向、脾气和自尊,喜欢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哲学家、

  3/4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政治家、思想家、心理学家等。8、自然认知智能(naturalistintelligence)

  是指善于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对物体进行辨论和分类的能力。这项智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着敏锐的观察能力,能了解各种事物的细微差别。他们适合的职业是:天文学家、生物学家、地质学家、考古学家、环境设计师等。

  4/4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篇八: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八大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

  一、八大智能都包括那些八十年代,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二十多年来该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欧美国家和亚洲许多国家的幼儿教育上,并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

  二、八大智能的具体内容1、语言智能(Linguisticintelligence)

  是指有效的运用口头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并理解他人,灵活掌握语音、语义、语法,具备用言语思维、用言语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结合在一起并运用自如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政治活动家,主持人,律师,演说家,编辑,作家,记者,教师等。2、数学逻辑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intelligence)

  是指有效地计算、测量、推理、归纳、分类,并进行复杂数学运算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逻辑的方式和关系,陈述和主张,功能及其他相关的抽象概念的敏感性。他们适合的职业是:科学家、会计师、统计学家、工程师、电脑软体研发人员等。

  3、空间智能(Spatialintelligence)是指准确感知视觉空间及周周一切事物,并且能把所感觉到的形

  象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关系很敏感。他们适合的职业是:室内设计师、建筑师、摄影师、画家、飞行员等。4、身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stheticintelligence)

  是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灵巧地运用双手制作或操作物体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特殊的身体技巧,如平衡、协调、敏捷、力量、弹性和速度以及由触觉所引起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运动员、演员、舞蹈家、外科医生、宝石匠、机械师等。5、音乐智能(Musicalintelligence)

  是指人能够敏锐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音色等能力。这项智能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强,与生俱来就拥有音乐的天赋,具有较高的表演、创作及思考音乐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歌唱家、作曲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调琴师等。

  6、人际智能(Interpersonalintelligence)是指能很好地理解别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这项智能善于察觉他

  人的情绪、情感,体会他人的感觉感受,辨别不同人际关系的暗示以及对这些暗示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政治家、外交家、领导者、心理咨询师、公关人员、推销等。7、自我认知智能(Intrapersonalintelligence)

  是指自我认识和善于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这项智能能够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意识到自己的内在爱好、情绪、意向、脾气和自尊,喜欢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心理学家等。8、自然认知智能(Naturalistintelligence)

  是指善于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对物体进行辨论和分类的能力。这项智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着敏锐的观察能力,能了解各种事物的细微差别。他们适合的职业是:天文学家、生物学家、地质学家、考古学家、环境设计师等。

  

  

篇九: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加德纳基于多年来对人类潜能的大量实验研究,于1983年出版了《智力的结构》一书,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七种智能,只是其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而适当的教育和训练可以使每一种智能发挥到更高水平。这一理论提出后在美国的教育教学改革中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已经成为许多西方国家90年代以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一、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和发展20世纪初,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创造了智力测验,用来测量人的智力的高低。1921年,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又提出了“智商”的概念,智商即智力商数,它是用数值来表示智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概念。智商的公式是:智商(1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所谓智力年龄,是指一个人在做智力测试中所能达到的水平。特尔曼还提出了通过智商测验了解儿童智力水平的一套方法,从而建立了“智商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的成功取决于智商的高低。从此,智商理论风行一时,人们已习惯于用智商来衡量一个人的智力高低,进而推断他的成就大小。在大批心理学家致力于研究人的智力的同时,也有一些心理学家则从智力之外的因素,来探讨其在人们成功之中的作用。1935年,亚历山大第一次提出“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之外一切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这些非智力因素都是直接影响和制约智力因素发展的意向性因素。但是,这一理论提出后,并未受到人们的关注,直到1957年11月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震动了全美国,引起了全社会的反思。一些教育家提出这样的观点:美国的科学教育是先进的,但艺术教育却是落后的,两国科技人员不同的文化艺术素质导致了美国空间技术的落后。经过十年的讨论,美国决定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创立《零点项目》,由美国著名哲学家弋德曼主持。《零点项目》主要任务是研究在学校中加强艺术教育,开发人脑的形象思维问题。从这以后的20多年间,美国对该项目投入上亿美元,参与研究的科学家、教育家超过百人,他们先后在100多所学校做实验,有的人从幼儿园开始连续进行20年的跟踪对比研究,出版了几十本专著,发表了上千篇论文。多元智能理论就是这个项目在80年代的一个重要成果。加德纳在研究中首先重新考察了大量的、迄今没有相对联系的资料,即关于神童的研究、关于脑损伤病人的研究、关于有特殊技能而心智不健全者的研究、关于正常儿童的研究、关于正常成人的研究、关于不同领域的专家以及各种不同文化中个体的研究。通过对这些研究的分析整理,他提出了自己对智力的独特理论观点。为多元智能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石。从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之后的十多年间加德纳又不断发表文章,深化他的这个理论,特别是在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这个“一体两面”的“个人能力”上,进一步指出:前者是了解别人的能力,包括别人的行事动机与方法,以及如何与别人合作;后者与前者相似,但对象是自己,亦即对自己能有准确的认知,并依据这一认知来解决人生的问题。这些都是促使人们取得成功的重要素质。可以说,多元智能理论是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对人才素质和人才类型的新要求的产物。二、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内容1.加德纳关于智力的观点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加德纳提出了一个新的智力定义,即“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基于这一定义,加德纳又着重论述了他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结构,他认为: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地存在着的、与特定认知领

  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七种智力构成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结构。这七种智力分别是:(1)语言智力。(2)音乐智力。(3)逻辑数学智力。(4)空间智力。(5)身体一运动智力。(6)自我认识智力。(7)人际关系智力。2.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涵义(1)每—个个体的智力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2)智力强调的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3)个体智力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4)多元智能理论重视的是多维度地看待智力问题的方法。三、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看问题方法,给我们很多启示。首先,使我们转变旧的观念。以传统的智力观念为基础的应试教育,强调统一要求、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进度、统一考试,将教育的目标日益社会化与僵化,完全抹杀了人类个性与差异。升学科目的成绩,成为衡量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尺度。多少学生因为一门功课甚至一分之差,被摈弃与重点学校之外,更有多少学生为了追求应试学科的高分而挤占了几乎所有自由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在这样的应试教育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其智能结构往往上一不健全的,一旦走上社会,往往表现为高分低能,尽管书面解题能力较强,但自己独立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缺乏创造性。而多元智能理论提供了一种更完备的智能,使人们在教育目标上展现出更广阔的视野。既然人有七种智能,而每类智能有并非均衡发展、齐头并进的,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任务就在于如何创设活动情景,提供表现机会,主动发现每个孩子潜能和不足,创造条件,因势利导,扬长避短,鼓励尖子人才脱颖而出。加德纳认为,应该设法摆脱测验的束缚,试着去看看另外一种更自然的信息,那就是世界各地的人们,如何发展那些对他们的实际生活来说是很重要的技能。虽然人类至少有七种智能,但它们并非是单独存在的,很多时候都是以群体方式运作的。一个人也可能在任何智能上都没有特殊天赋,但经由多种能力的组合或整合,经过自己的顽强努力,还是可以在某个角色上有突出的表现。其次,提高教育的适应性。既然我们的教育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每个人都有潜在的智能、求知的渴望、上进的心向,我们的教育就应该认真研究,如何从每个学生不同的智能结构、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出发,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学生之所以会出现学习困难,往往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内容与方法、要求与进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要。究竟是从课程本位出发,让我们的学生去适应一成不变、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还是让我们的教育从学生主体出发,去主动适应每个孩子的个性和特殊需要。这是传统教学观与主体教学观的根本区别。要使教学具有适应性,就必须时时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了解他已经学会了什么,还不会什么。这样的教学才会有针对性,才是有效的。对每个孩子的潜能与不足进行诊断,在此基础上制定个别教育计划,结合每个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来制订学习目标和有针对性的措施,然后根据目标达成度来进行个别评价和修订计划。这也是特殊教育的核心所在。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每个人展现出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每个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发现的机会。人人有潜能,个个可成才,关键是要教育适应,教学得法。且不说大多数人会同时不同程度地拥有七种智能,一个人即使其余几种智能均不行,但只要拥有其中一种智能,竭尽全力把它发扬光大,也同样可以体现人生的价值,为社会作出了不起的贡献。人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人的潜能又远远未曾挖尽。当我们面对人生的困境或面对学习有障碍的学生一筹莫展的时候,只要变换一个角度,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便会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效。

  创造教育理论创造教育思想虽然自古有之,但明确提出创造教育并具体、系统地实施却是在20世纪的30、40年代。创造教育理论认为:人人都具有创造潜能,这种潜能

  如果发挥得好,那么,就能促进经济、科技、社会乃至人类的全面进步,所以教育就要努力挖掘人的这种创造潜能,培养人的创造思维,研究创造规律,传授创造技法。创造教育理论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一、创造教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力研究应该说始于20世纪20年代。1916年,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率先提出了学校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学说,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美国教育家特尔曼从1920年开始探索创造力与智力之间的关系。1938年,美国的奥斯本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边缘创建了一门系统的新科学—创造学,提出了世界上第一种造技法—“头脑风暴法”。1941年他发表了世界第一部系统研究创造思维的专著《思考的方法》。20世纪50年代以后,创造力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1950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首先制定了创造力的量表。接着心理学家托兰斯又提出创造力的特征与表现。德国心理学家韦特默专门对创造思维进行了研究。如果说,这一时期人们着重研究了有关创造力的理论的话,可以说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和教学论专家赞科夫则从1957年至1977年通过长达20年的教育实验研究,使创造教育趋向了系统化。赞科夫提出了教育应发展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即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基本上确定了创造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学校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过程与方法方面,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提出了把培养学生的智力作为目标、把知识传授作为手段、把充实学生的崇高的精神生活作为特殊任务,并使三者有机协调与结合起来的过程与方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进入了“教育发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结论。他们把创造力当作日本兴亡的关键。1982年,日本成立了创造学会和创造开发研究所。在创造教育的教材建设,课程设置以及创造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除此以外,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也纷纷把提高国民素质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和“国家最优先发展的课题”。我国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对创造力及创造教育的研究较晚。20世纪初,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开拓者张伯菩就提出,中国教育之两大需要:一为发达学生的自尊心,一为加强学生之遵从纪律心。他创办的南开以“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为校训。这些创新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焙增生辉,切中时弊。近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可称是我国创造教育实践的开创者。他的许多教育著作都有着丰富的创造教育的思想。如在《教育独立议》中指出:教育应完成“人格”、发展“能力”,而不能“造成一种特殊器具”;“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的”;“教育是进步的,总是后胜于前”。特别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体现了他的创造教育思想的最高境界。他在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也处处体现了创造的精神。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为中国的创造教育大声疾呼,并进行了创造教育的实践。但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原因,以及科技落后和创造理论研究的缺乏,中国的教育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改造。解放后,由于“左”倾思想及僵化的教育体制,教育事业受到政治的频繁冲击,弘扬人的个性的创造教育没有得到提倡和研究。值得指出的是,毛泽东同志的“开门办学”等一系列方针,也体现了创造教育的思想,在工厂、农村,也曾倡导过技术革新、科学种田,但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违反科学规律,忽视创造教育理论研究,因而创造的社会风尚未能形成,创造教育也没有真正开展起来。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是中国科技、教育、文化欣欣向荣的时期,也是改革时代,开始致力于创造力开创造教育大发展的时期。自70年代末,我国学者开始翻译介绍国外的创造学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的创造实践进行了创造的心理机制、创造的本质、创造性的培养等多方面的研究,为创造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80年代初,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中国大批留学生到了国外,通过与国外大学生的对比,人们发现中国大学生普遍缺乏创新能力,这暴露出中国高等教育的许多弊端。在这期间,国内大批创造教育的专著和论文陆续发表,同时许多大学采取各种形式开展了创造教育的实践。1985年10月,“中国发明协会”成立,对推动创造成果交流、群众性发明活动的开展、社会创造风气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90年代,存素质教育思想的推动下,我国大部分学校开展了文化素质教育,这为创造教育打下了基础。总而言之,创造力和创造教育的研究经历了很长时期。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创造力和创造教育的研究已成为各国研究的重要课题。二、创造教育理论的内容

  1、创造力及创造力的特性迄今为止,对创造力所下的定义不少于百种,不同国家。不同学科的专家们给予创造力的定义各不相同,这与创造力本身的多元性、复杂性是密切相关的。尽管如此,这些定义也有其共同的核心。正如海纳特博士所说:“我们一般把创造力理解为某种能力、力量和才能,用综合的、并非十分精确的概念来说就是:直觉、想象、灵感、富于想象力、发明天赋、独创性或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的幻想力。”在这里,我们暂且给创造力下一个定义:创造力,即创造能力,也可称为创造才能。它是人所具有的、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和发展起来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而独特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其中创造思维能力尤为重要。创造力包含三方面内容:产生新的想法、做出新的产品以及创造性的意志、品质和毅力。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与霍夫纳尔把创造性分析为六个主要成分:(1)对问题的敏感度,即容易接受新事物、发现新问题的能力。(2)流畅性,即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特定的问题情境能顺利指出多种反应或答案。(3)灵活性,即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具有灵活改变定向的能力,能自由发挥联想。(4)独创性,即产生新的非凡的思想的能力,表现为产生新奇、罕见、首创的观念和成就。(5)再确定性,即善于发现特定事物的多种使用方法和机制的能力。(6)洞察力,即能够通过事物表面现象,认清其含义、特性或多样性的能力,进行意义变换的能力。我们通常把最能代表创造性思维特点的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称为创造力的三个品质。流畅性包括语词流畅性、观念流畅性、联想流畅性和表现流畅性。创造能力强的人,心智活动流畅,能在较短时间流出大量的观念。灵活性由两方面组成,一是思维不受习惯、思维定势的制约,常改变思维方向,打破种种局限。二是思维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应变能力,能够根据情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思维方向,敏锐地抓住新的信息。独创性是创造力的本质特征,是对事物超乎寻常的独特见解、产生新的非凡的思想的能力。创造力应该是独辟路径、避免雷同的。2、创造教育的内涵何谓创造教育?总的来说,凡有利于受教育者树立创造的志向、培养创造的精神、增长创造的才干、训练创造性思维、激发创造热情、开展创造性活动而进行的教育,都可称为创造教育,也就是开发每一个人或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力的教育。一般说来,创造教育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1)创造环境。创造性的教育环境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通畅的信息环境。优良的信息环境包括现代的图书情报系统和实验设备系统,它使从事创造的人们能及时、便利地检索、查阅、获取最新、最丰富的信息,包括合理、流畅的信息共享,它使创造者获得最高层次的信息刺激,还包括及时、广泛地学术交流和纵横交织的网络联接;民主的人际环境。营建一个允许民主讨论、自由探索、自由辩论和反批评的人际环境和学术环境对激励人们的创(2)创造性师资。教师是创造教育的实施者。创造性师资的条件是本人拥有创造力并懂得创造教育的规律,能够热情洋溢、坚持不懈地把创造教育贯彻下去。这是创造教育能否正常进行的主导因素。(3)学生。每个学生都具有创造潜能,他们是创造教育的对象,创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习惯、树立学生的创造观念、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以创造为己任的创造性学生。(4)创造教育实施体制。创造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它包括考试制度的改革、教育目标的转化、教育观念的变迁、各个学科的渗透、课外活动的开展、创造型师资的培育等,是一个实践过程,而非纯粹的理论探讨,所以实施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创造教育得以开展并坚持下去的保证。创造教育要完成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使学生时时保持好奇心,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对流行的传统观念和现成的结论持分析和批判的态度,培养学生对周围敏锐细微的观察力,养成勤于观察、乐于观察和善于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刨根问底、富于想象、大胆设想的品质;培养学生抓住机遇、捕捉灵感的观念和思维的灵敏性、流畅性;鼓励学生大胆实验、大胆实践。(2)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创造毅力。使学生从小就不怕犯错误,不盲从权威,树立经得起失败、曲折、打击的勇气,有克服各种困难的毅力,使他们充分认识发明创造活动的巨大价值和意义,这种价值的实现与艰苦性是成正比的。只有勇猛向前的人,才能摘取创造的果实。(3)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两个半脑的协调发展。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两个半脑是有分工的,左脑掌管语言与逻辑思维,而右脑则自有其独立的、非语言的思维序列。创造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促进大脑两个半球的和谐发展,培养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发展性思维、集合性思维以及灵感性思维等,尤其是开发人的右脑的创造性功能,促进创造性思维的综合发展。(4)培养知识结构合理、智能结构合理的人才。通过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学会创造性地积累和选择知识,形成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百科知识、各学科的知识比例匀称合理的优越的T型知识结构,为不断地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创造教育并非一个单一的教育教学模式,而是有教育教学模式,通过多种形式、途径实现的,如开设创造思维课、学科中渗透、课外科技活动等。创造教育尤其强调在学科中渗透,以造成成全面的创造观念。三、创造教育理论的评价创造教育首先是一种更新观念的教育。创造教育的实施,往往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都能获得耳目一新的全新感受。例如,创造教育遵循平等性、探索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等原则。以平等性原则而言,创造教育主张参与教育的各有关方面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始终处于平等地位,不应存在一方对另一方的支配或控制关系。这类平等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从创造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宗旨来看,受教育者创造力的开发程度既是这一教育体系的最终成果,又是其评价标准;从创造过程的特点来看,受教育者又是创造者,在创造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因此,受教育者是创造教育的主体。教育者在创造教育中虽然起主导作用,但只能通过引导和指导来开发受教育者的创造力,不可包办代替。二是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创造力的第一种基本性质是普遍性,即人人都有创造力。受教育者创造力素质的先天性差异既不明显,又不重要。从创造力开发的角度来看,受教育者不应从小就被人为地分出优劣,把受教育者划分到重点或非重点学校学习是不公平的。创造教育也是一种综合性的全方位教育,包括课内创造教育、课外创造教育和社会创造教育三大领域。一般说来,以第二课堂、课余创造发明竞赛、创造成果展览、创造力培训、业余创造发明学校等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创造教育,因为并不直接“打乱”现行的教学秩序,在现阶段较容易被接受。课内创造教育应该成为创造教育的主战场。它必须结合各门课程的教学,即知识体系的传授来进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一门课程就是一个以任课教师为中心、以学科教材为边界的封闭系统。学生往往被禁锢中,难以相互交流。这样就大大削弱了环境中的信息刺激,不利于开展创造性思维。实践证明,推行创造教育的教师应该在改变授课方式、组织课内活动、调整课外作业、改革考核制度等方面下功夫。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采取同一课程的教师交叉教学,或老师挂牌亮相、学生自由选课等方法。创造教育中的许多改革措施不仅具有新颖性,而且体现了科学性。仅以考核为例,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和课程以单人书面闻卷考试作为主要甚至惟一的考核手段。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的能力可以分解为147项指标,而书面闭卷考试只能衡量其中的89项,包括创造力组成因素在内的一些重要指标是无法用书面试卷考查出来的。因此,创造教育提倡逐步增加口试、开卷、集体答卷等考试形式,也可在书面考试中采用创造力补偿或加分的方法,弥补其不足或缺陷。总之,作为一种崭新的综合性教育系统,创造教育虽然不是独立的教育层次或教育类型,但它应该并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向现行的各级各类教育渗透,覆盖社会教育的各个领域和一切层面。创造教育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最终日的,它的主要功能是在各级各类教育培养出各自合格人才的基

  础上,促使他们进一步成长为创造型人才。创造教育理论是迎接时代挑战的需要。在向2l世纪过渡的最后年代,各个国家、各种力量之间的竞争变得格外激烈。国际间竞争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力和物质水平,其集中表现是综合国力。然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创造型人才的竞争。因为跨世纪人才应该是现代化人才,必须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包括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只有不断创新、不断突破,才能赶上和超过对手,立于不败之地。从国内形势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的深入,新的情况不断涌现,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这一切都要求教育事业迅速造就一大批抓住机遇、开拓创新的人才,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各条战线、各个岗位上来。这样才能保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由此可见,人才创造力特征已经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正如江泽民主席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传统的“死教育”只让儿童死读书本,而“活教育”最主要的特征是强调教育和生活现实、社会现实紧密相联。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教儿童做人。教育要培养儿童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做人的态度、良好的习惯、内在的兴趣、学习的方法、人生的技能。教育要“注意环境,利用环境”。儿童应该有良好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陈鹤琴认为,爱美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环境的创设要自然化、艺术化。让儿童在“做中学”。“活教育”主张解放儿童的身心,“凡是儿童能够自己做的,都应该让他自己做。”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死教书”的方法,冲破幼儿园这一狭小的天地,让孩子到自然和社会中去学习。课程内容要相互关联。儿童的认知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因此课程的编排要注重内容之间的相互关联,方便孩子的记忆和理解。富于弹性的课程。儿童生活环境不同,课程的设置也不能强求一致,要适应各地自然、社会等实际情况而有所区别。强调幼儿园和家庭的合作。幼儿园和家庭一样,都是幼儿教育的场所。幼儿园要与家庭密切联系,注重“家园合作”。探索、创造、想像、合作:孩子从奥尔夫音乐中收获到的这是个“奇怪”的音乐课堂,老师不再端坐在钢琴凳上,孩子们跳舞、唱歌、表演他们自己作品,用他们充满活力的感官琢磨着一件物品、一种声音、一丝念头所带来的新奇的体验。这里每一个人都投身其中,每一个人都成为创造的见证人。人本化:人类声带成熟期在7~9岁,6岁以前,唱不准是正常的。6岁前的孩子声带很嫩,非要他一板一眼地唱,有可能会把声带唱坏;而这个时候孩子的大肌肉最灵活,听觉最灵敏,不让他动,不让他听,整天只让他唱,就等于压着他的长,拽着他的短。即兴:传统教学比较多是老师教给孩子,而在奥尔夫音乐课堂,孩子们在互动,分小组去创造、去表演。综合:奥尔夫音乐的特点是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综合的艺术。了解蒙台梭利,了解蒙氏教育精髓“蒙班”在国内的幼儿园中渐渐多了起来。除了那套独特的玩教具,除了混龄编班,“蒙班”还有哪些特色?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年代,什么样的“蒙班”才真正地坚持了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发现“童年的秘密”。儿童不仅是一种肉体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蒙台梭利称之为“精神胚胎”。重新定义教师的角色。由于儿童的发展遵循着自身的规律,因此,成人只能帮助儿童发展,却不能代替儿童的发展。

  强调“有准备的环境”。以儿童为中心,反对“填鸭式”教学。把握儿童的敏感期。教师是“导师”。注重智慧和品格的培养。尊重儿童的成长步调,不设课程表。混龄教学。丰富的教材,即教具。排除奖惩制度。教学成果的显现。教学成果会以爆发的力量呈现出来,会在某一时期突然显现儿童内在心智的成长。陈鹤琴先生认为应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进行教育。他总结概括了幼儿共同存在的八个方面的心理特点和三个学习过程的特点。八个方面的心理特点是,好动、好模仿、好奇、好游戏,喜欢合群、喜欢野外生活、喜欢成功和称赞,三个学习过程的特点,第一是感觉,第二是联念,第三是动作。他认为只有根据这些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进行教育,才能教好。课程教材可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他认为孩子的知识来自直接经验。书本知识是间接经验,不易为孩子所理解,首先要教孩子真的,活的东西,让孩子对事物有正确的印象。大自然、大社会又是孩子天天接触的,应以此为活教材。他主张的课程包括五方面(即五指活动),(1)儿童健康(包括伙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动),(2)儿童社会(包括朝夕会、周会、纪念日集会、每天谈话和社会政治常识),(3)儿童科学(包括植物栽培、动物饲养、自然现象的研讨和当地自然环境的认识),(4)儿童艺术(包括音乐、唱歌、节奏、欣赏、图画、手工等),(5)儿童语文(包括故事、儿歌、谜语、读法等)。他主张课程应事先拟定,但可临时加以变更。课程编制的结构应以整个教学为原则,他认为儿童的生活是整个的,教材安排也应是整个的,互相联接的,并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使其成为一个系统,并使各科目之间互相连接发生关系,整个地进行教学。后来将这种课程编制结构称为“单元教学”。他提出了方法论和十七条教学原则。方法论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十七条教学原则是,(1)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2)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3)你要儿童怎样做,你应当教儿童怎样学;(4)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5)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6)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7)比较教学法;(8)用比赛的方法来增进学习的效率;(9)积极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10)替代教学法;(11)注意环境,利用环境;(12)分组学习,共同研究;(13)教学游戏化;(14)教学故事化;(15)教师教教师;(16)儿童教儿童;(17)精密观察。方法论和十七条教学原则,突出了以儿童为学习主体的思想及一个“活”字,一个“做”字,使儿童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体现了陈鹤琴先生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篇十: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多元智能理论介绍-多元智能理论与素质八十年代,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二十多年来该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欧美国家和亚洲许多国家的幼儿教育上,并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1、语言智能(Linguisticintelligence)是指有效的运用口头语言或及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并理解他人,灵活掌握语音、语义、语法,具备用言语思维、用言语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结合在一起并运用自如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政治活动家(),主持人,律师,演说家,编辑,作家,记者,教师等。2、数学逻辑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intelligence)

  1

  是指有效地计算、测量、推理、归纳、分类,并进行复杂数学运算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逻辑的方式和关系,陈述和主张,功能及其他相关的抽象概念的敏感性。他们适合的职业是:科学家、会计师、统计学家、工程师、电脑软体研发人员等。3、空间智能(atialintelligence)是指准确感知视觉空间及周周一切事物,并且能把所感觉到的形象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关系很敏感。他们适合的职业是:室内设计师、建筑师、摄影师、画家、飞行员等。4、身体运动智能(odily-Kinestheticintelligence)是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灵巧地运用双手制作或操作物体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特殊的身体技巧,如平衡、协调、敏捷、力量、弹性和速度以及由触觉所引起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运动员、演员、舞蹈家、外科医生、宝石匠、机械师等。5、音乐智能(Musicalintelligence)

  2

  是指人能够敏锐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音色等能力。这项智能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强

  3

  

  

篇十一: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

  目

  录

  1理论2理论的学习3理论的内容

  1.3.1具体介绍2.3.2发展的培养

  4在教学中应用5智能商数学说6对教改的意义7与教学的整合

  1、理论

  多元智能--MultipleIntelligences根据加德纳的理论,学校在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时,必须留意每一个学生只会在某一、两方面的智能特别突出;而当学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进度时,不要让学生因此而受到责罚。“多元智能理论”之父——霍华德·加德纳霍华德·加德纳是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最为人知的成就是“多元智能理论”,被誉为“多元智能理论”之父。现任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心理学,教育学教授,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任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研究所主持人,专著超过20本,发表论文数百篇。《纽约时报》称他为美国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哈佛商学院教授称“加德纳是本时代最明亮的巨星之一,他突出表现人类成功的不同智慧”。美国特质教学联盟主席称“推动美国教育改革的首席学者,加德纳当之无愧。”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

  20世纪初,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创造了智力测验,用来测量人的智力的高低。1916年,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提出了“智商”的概念:智商即智力商数,它是用数值来表示智力水平的重要概念。

  施太伦智商概念

  1935年,亚历山大第一次提出“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之外一切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这些非智力因素都是直接影响和制约智力因素发展的意向性因素。但是,这一理论提出后,并未受到人们的关注。1967年,美国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创立《零点项目》,由美国著名哲学家戈尔曼主持。《零点项目》主要任务是研究在学校中加强艺术教育,开发人脑的形象思维问题。在从这以后的二十年间,美国对该项目的投入达上亿美元,参与研究的科学家、教育家超过百人,他们先后在100多所学校做实验,有的人从幼儿园开始连续进行20多年的跟踪对比研究,出版了几十本专著,发表了上千篇论文。多元智能理论就是这个项目在80年代的一个重要成果。

  戈尔曼情商

  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参与此项研究中首先重新考察了大量的、迄今没有相对联系的资料,即关于神童的研究、关于脑损伤病人的研究、关于有特殊技能而心智不全者的研究、关于正常儿童的研究、关于正常成人的研究、关于不同领域的专家以及各种不同文化中个体的研究。通过对这些研究的分析整理,他提出了自己对智力的独特理论观点。基于多年来对人类潜能的大量实验研究,加德纳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并着重论述了他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结构,并认为支撑多元理论的是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八种智力,这些为多元智能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2、理论的学习

  传统智力理论认为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智力是以这两者整合方式而存在的一种能力。针对这种仅徘徊在操作层面,而未揭示智力全貌和本质的传统的有关智力的狭隘定义,研究者们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从心理学的不同领域对智力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的检验,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RobertStenberg)所提出的三元智力理论(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而20世纪80年代哈佛大学认知心理学家加德纳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定义智能是人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能力。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他提出了“智能本位评价”的理念,扩展了学生学习评估的基础;他主张“情景化”评估,改正了以前教育评估的功能和方法。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对传统的“一元智能”观的强有力挑战,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尤其是当前在新课程改革中,大部分教师对学生评价颇感困惑之时,他的理论无疑会给我们诸多启示。

  3、理论的内容

  具体介绍

  加德纳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他认为,人的智力应该是一个量度他的解题能力(abilitytosolveproblems)的指标。根据这个定义,他在《心智的架构》(FramesofMind,Gardner,1983)这本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八个):1.语言(Verbal/Linguistic)2.数理逻辑(Logical/Mathematical)3.空间(Visual/Spatial)4.身体-运动(Bodily/Kinesthetic)5.音乐(Musical/Rhythmic)6.人际(Inter-personal/Social)7.内省(Intra-personal/Introspective)8.自然探索(Naturalist,加德纳在1995年补充)9.存在(ExistentialistIntelligence,加德纳后来又补充)另外,有其它学者从内省智能分拆出“灵性智能”(spiritualintelligence)。这九个范畴的内容如下:语言智能这种智能主要是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即指听说读写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这种智能在作家、演说家、记者、编辑、节目主持人、播音员、律师等职业上有更加突出的表现。逻辑数学智能从事与数字有关工作的人特别需要这种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的智能。他们学习时靠推理来进行思考,喜欢提出问题并执行实验以寻求答案,寻找事物的规律及逻辑顺序,对科学的新发展有兴趣。即使他人的

  言谈及行为也成了他们寻找逻辑缺陷的好地方,对可被测量、归类、分析的事物比较容易接受。空间智能空间智能强调人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很高,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比较强,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他们表现出来的能力。能准确地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这类人在学习时是用意象及图像来思考的。空间智能可以划分为形象的空间智能和抽象的空间智能两种能力。形象的空间智能为画家的特长。抽象的空间智能为几何学家特长。建筑学家形象和抽象的空间智能都擅长。肢体运作智能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的能力。这类人很难长时间坐着不动,喜欢动手建造东西,喜欢户外活动,与人谈话时常用手势或其它肢体语言。他们学习时是透过身体感觉来思考。这种智能主要是指人调节身体运动及用巧妙的双手改变物体的技能。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手艺人都有这种智能优势。音乐智能这种智能主要是指人敏感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这种智能在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乐师、乐器制作者、音乐评论家等人员那里都有出色的表现。人际智能人际关系智能,是指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及其关系、及与人交往能力,包括四大要素。①组织能力,包括群体动员与协调能力。②协商能力,指仲裁与排解纷争能力。③分析能力,指能够敏锐察知他人的情感动向与想法,易与他人建立密切关系的能力。④人际联系,指对他人表现出关心,善体人意,适于团体合作的能力。内省智能这种智能主要是指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正确把握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握自己的情绪、意向、动机、欲望,对自己的生活有规划,能自尊、自律,会吸收他人的长处。会从各种回馈管道中了解自己的优劣,常静思以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爱独处,以深入自我的方式来思考。喜欢独立工作,有自我选择的空间。这种智能优秀的政治家、哲学家、心理学家、教师等人员那里都有出色的表现。

  内省智能可以划分两个长层次:事件层次和价值层次。事件层次的内省指向对于事件成败的总结。价值层次的内省将事件的成败和价值观联系起来自审。自然探索智能能认识植物、动物和其它自然环境(如云和石头)的能力。自然智能强的人,在打猎、耕作、生物

  科学上的表现较为突出。自然探索智能应当进一步归结为探索智能。包括对于社会的探索和对于自然的探索两个方面。存在智能人们表现出的对生命、死亡和终极现实提出问题,并思考这些问题的倾向性。其它类型智能人的智能还可以从其它角度进行分类:·记忆力:对于事物的记忆力,包括短期和长期的记忆力,形象和抽象的记忆力等。·形象力:在记忆的基础上形成形象的能力。也可以说是感性认识能力。·抽象力:在形象的基础上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也可以说是理性认识能力。·信仰力:在形象和抽象的思维的基础上形成对于人生和世界总的观念的能力。·创造力:形成新的形象、理论、信仰的能力。

  发展的培养

  过去的多元智能发展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因为教育专家认为,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应该由小做起,并慢慢推广至其它层面。然而,广义来说,多元智能理论的框架不单能在小学及幼儿园的层面推广,在中学、大学、甚至研究院或在职培训也是合适。近年不少国际MBA的课程都加入了创意思维的课程,以加强学生在新时代的适应力和创意方面的开发,这正正就是加德纳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的其中一个范畴。而对于中、小学生来讲,由于多元智能理论有助老师从学生的智能分布去更了解学生,我们可以将理论用于两方面:1.可以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发掘资优学生,并进而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发展机会,使他们茁壮成长;2.可以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扶助有问题的学生,并采取对他们更合适的方法去学习。香港现时有几家中学,容许部份语文能力较低的学生利用录像来交功课。

  4、在教学中应用

  如何在教学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一、要改变以往的学生观在人才观上,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几乎每个人都是聪明的,但聪明的范畴和性质呈现出差异。“天生我才必有用”。学生的差异性不应该成为教育上的负担,相反,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我们要改变以往的学生观,用赏识和发现的目光去看待学生,改变以往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标准,要重新认识到每位学生都是一个天才,只要我们正确的引导和挖掘他们,每个学生都能成才。二、重新定位教学观在教学方法上,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和智能弱势选择最适合学生个体的方法。按照孔子的观点就是要考虑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孔子创立并在个别教学环境下成功的实施了,我们要继承这一珍贵的教育遗产,在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前提下,更好地实施。我们要关注学生差异,善待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差异,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最终促进每个学生都成为自己的优秀。三、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目标

  在教育目标上,多元智能并不主张将所有人都培养成全才,而是认为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确定每个学生最适合的发展道路。通俗来讲,多元智能理论不是让学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不是简单的要求给学生多架几座桥,而是主张给每条学生都铺一座桥,让“各得其所”成为现实。这也就是我校所提倡的“让每个学生都来有所学,学有所得,得有所长”。人是手段,更是目的。教育的价值除了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更在于发展和解放人本身。四、观念的变化带来教学行为的变化我们教师备课、上课不能再像以往那样仅仅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而是更多地从关注学生,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去考虑问题。我们要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呈现用“多元智能”来教学的策略,实现为“多元智能而教”的目的,改进教学的形式和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在教学形式上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以利于人际智能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上重视最后的反思环节,培养学生的内省智能。力争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课堂互动形式多样,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明显。

  5、智能商数学说

  2.情绪商数EQ(EmotionQuotient):

  此商数乃指面对多元的社会变化冲击,情绪的稳定程度。商数愈高者表示承受变动的能力愈强,不但顺应变化的环境,同时可以调适环境,进而创造环境的一种积极面情绪。

  3.判断商数JQ(JudgmentQuotient):好的分析将会有好的判断,否则就变成妄断或赌注。因此要培养好的判断商数,则需从分析能力培养起。如果有好的判断,决策较不易出错。未来是与时间竞赛,因此要做出好的决策,就须依赖高的判断商数了。4.逆境商数AQ(AdversityQuotient):逆境商数就是当个人或组织面对逆境时,以其方式对逆境的不同反应。一个人AQ愈高,愈能弹性地面对逆境,积极乐观,接受困难及挑战,愈挫愈勇,终究表现卓越。相反,AQ低的人,则会感到沮丧、迷失,处处抱怨,逃避挑战,缺乏创意,往往半途而废,终究一事无成。

  5.创意商数CQ(CreationQuotient):与众不同皆创意,生活中的各种事务处理、工作中各种问题的解决,能有新的方式、新的点子,且处理的效果比其它旧有的方式为佳。这种新点子、新方法产生的能力称为创意商数。6.健康商数HQ(HealthQuotient):健康商数包括身心状态,对健康知识的了解与生活习惯的适当性等,即『身心的健康』程度愈高者,商数愈高。『健康知识认知』愈正确者商数愈高,『生活习惯』佳者,商数则愈高。此三项常会交互影响,任何一项朝正向发展,将可影响其它两项往正向发展。要维持高的健康商数,则需时时检验身心状态,多吸收相关知识并维持良好的习惯。7.理财商数FQ(FinanceQuotient):不同的人有不同追逐财富的方式,但如何衡量一个人的理财能力呢?理财商数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来衡量一个人的理财能力和创造财富的智慧。它是指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是理财的智慧。理财商数包括两方面的能力:

  理财商数

  一是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二是正确使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8.精神商数SQ(SpiritualQuotient):人除了以肉体方式存在之外,还有心理、情绪、社交、智性等层面的存在,最重要的是灵性(Spiritual)的存在。一个人快乐不快乐、成功不成功、健康不健康,跟IQ往往关系不大,跟EQ的关系也不一定密切(EQ爆棚者未必都快乐、成功、健康),但是跟SQ的关系最直接——SQ高,生命最快乐、最成功、最健康。9.发展商数DQ(DevelopmentQuotient):发展代表开发与展现,是一种生成演变的能力,发展商数乃表示,一个人促使物态或事态转变的能力,这种能力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泉源。事态物态不断转化与变化,可以交织出新的社会环境,所以发展商数愈高的人愈有办法去改变环境进而创造环境。

  6、对教改的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对于中国教育改革的意义

  (1)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智力观真正有效的教育必须认识到智力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并使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2)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转变我们的教学观我国传统的教学基本上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形式,辅之以枯燥乏味的“题海战术”,而忽视了不同学科或能力之间在认知活动和方式上的差异。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而且每种智力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因此,教学方法和手段就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灵活多样,因材施教。(3)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的标准化智力测验和学生成绩考查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传统的智力测验过分强调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能力,只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过分强调死记硬背知识,缺乏对学生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客观考核。因此,是片面的、有局限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有多种能力构成,因此,学校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也应多元化,并使学校教育从纸笔测试中解放出来,注重对不同人的不同智能的培养。

  (4)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转变我们的学生观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治理结构和学习方法,所以,对每个学生都采取同样的教材和教法不合理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即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和可取之处,教师应从多方面去了解学生的特长,并相应地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有效方法,使其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5)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发展观按照加德纳的观点,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应该让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发现自己至少有一个方面的长处,学生就会热切地追求自身内在的兴趣。

  7、与教学的整合

  多元智能理论与英语教学的整合一、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切入把多元智能理念融入英语课程中,研制多元智能课程模式与教学计划,是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最佳的切入点。例如,1.设计多元教学科目表(坎贝尔等,2001)。把某个智能作为科目的单位,设计与该智能相关的活动。在“人际交往科目表”中,可以设计“组织或参与一次英语晚会、与同学进行英语会话、与同伴交换检查或批改英语作文”等活动。实施时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表,采用自己擅长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用各种方法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所学知识。2.安排多元课程规划表。把智能目标落实到英语课程或单元教学中,使培养各种能力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应当明确什么是学生应当掌握的最有价值的知识,训练哪些方面的智能,探索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师设计的教案应包括课程或单元名称、课程或单元目标、教学预期成果、教学资源或辅助材料、学习活动、教学步骤和评价方式。多元智能理念指导下的外语教学有四个教学阶段:能力的感知──通过触、嗅、尝和看等多种感官经验激活各种智能,感性认识周围世界事物的多种特征;能力的沟通──通过接触他人、事物或特定的情景体验情感,调节并强化认识活动;能力的传授──在教学中传授学习方法与策略,把智力开发与教学重点相联系,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智力程度,发展潜能;能力的综合运用──通过评估促进学生综合地运用多种智能,使每个学生都能自信地学习,并有所作为。

  二、多元智能理论与英语教学的整合(一)训练认知策略,发展语言智能语言智能是指有效地听、说、读、写的能力,即能运用听说读写进行交流、讨论、解释、说明、创造知识、建构意义以及对语言本身进行反思的能力。语言技能的发展对学生取得任何学科学习成绩的成功都有显著的影响。教学中教师应训练学生有效倾听,在听的过程中判断内容、抓住中心主题,在听后针对重点进行概括;训练学生使用尽可能少的文字做笔记、记重点,积极勾画心理图式;培养学生资源策略,鼓励学生涉猎教材以外的资源(如词典、英文报刊、图书馆资源、互联网信息等),使他们在不同阶段达到相应的资源能力。通过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他们发展语言智能。

  (二)指导阅读训练,促进逻辑数理智能

  逻辑数理能力涵盖数学、科学和逻辑三个领域,它主要指数学和思维方面的能力,包括推理和运算的能力。外语属于文科,似乎与逻辑数理没有联系。其实不然,外语学科同样拥有某些数学概念,如排列、组合、编码、对称等,掌握这些概念可以促进外语习得。阅读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阅读训练中,采用不同的提问策略、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预测和改变逻辑结果等能够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使逻辑数理智能在思考和学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指导学生根据语篇线索(如注释性线索、同义词/近义词线索、反义词线索和语境线索等)猜测不熟悉的语言现象,理清句子基本结构,整合文本的意义;根据语篇中已知的信息推理故事情节的发展;根据字面意思、语篇的逻辑关系以及细节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态度,深层理解文章的寓意;根据所读内容用文字按逻辑顺序表述主题。这些阅读练习具有挑战性,能够锻炼学生的数理逻辑能力。

  

  

篇十二: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他在发展心理学神经心理学教育学美学和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出版了约20本书发表文章和书评约400在首部著作艺术和人的发展theartshumandevelopment1973中加德纳指出皮亚杰的发展模式只适用于最终导向科学思维的思维过程其终极状态可以非常逻辑地表达出来

  多元智力理论的创立者是谁|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又叫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多元智力理论的创立者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多元智力理论的创立者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

  霍华德加德纳的部分著作

  加德纳是一位发展和认知心理学家,1972~2000年间任零点计划主任。他获得过普林斯顿(Princeton)、麦克吉尔(McGill)及爱维(TelAviv)等大学的18个荣誉学位。1981年因为在哈佛零点计划的工作而获得麦克阿瑟(MacArthur)奖。他在发展心理学、神经心理学、教育学、美学和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出版了约20本书,发表文章和书评约400篇。

  在首部著作《艺术和人的发展》(TheArtsandHumanDevelopment,1973)中,加德纳指出皮亚杰的发展模式只适用于最终导向科学思维的思维过程,其终极状态可以非常逻辑地表达出来。在这种批判的基础上,他考察了创造性活动中认知过程的发展,开始着重探索伟大的艺术家的思维过程,并相继出版《艺术、智能与大脑:对创造力的认识途径》(Art,Mind,andBrain:ACognitiveApproachtoCreativity,1982)等著作。

  霍华德加德纳的理论背景

  多元智能理论自1983年由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教授提出以来,迄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已经逐渐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并成为9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

  不仅加德纳本人的有关著作被译成20多种语言,其他专门研究多元智能理论的著作和论文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有关心理和教育的研究成果中也占到了非常可观的比重。

  1.历史上对传统智力测试的批判19世纪80年代,英国生物学家高尔顿(Galton)开创了对智力进行测量的先河。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Binet)和西蒙(Simon)为了鉴别智力有缺陷的儿童以让他们接受特殊的教育,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正规的智力测验量表。从此,智力测试便风靡美国乃至全世界。然而,也正是从智力测试产生之日起,关于智力测试局限性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人们对它的批判主要是针对智力测试的潜在理念即智力是一元的、是一种单一的整合的能力而提出的。

  对智力单因素论的批判历来就有,加德纳虽不是批判传统智力理论的第一人,但他的批判以及他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使传统智力测试的若干局限性愈加突显。

  2.加德纳本人的研究积累加德纳(1943-)出生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州斯克兰顿(Scranton)市,自幼热爱音乐特别是钢琴艺术,高中后的生活几乎都是在哈佛大学度过的。

  感谢您的阅读!

  

  

篇十三: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多元智能--MultipleIntelligences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根据加德纳的理论,学校在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时,必须留意每一个学生只会在某一、两方面的智能特别突出;而当学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进度时,不要让学生因此而受到责罚。

  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

  20世纪初,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创造了智力测验,用来测量人的智力的高低。1916年,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提出了“智商”的概念:智商即智力商数,它是用数值来表示智力水平的重要概念。1935年,亚历山大第一次提出“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之外一切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这些非智力因素都是直接影响和制约智力因素发展的意向性因素。但是,这一理论提出后,并未受到人们的关注。1967年,美国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创立《零点项目》,由美国著名哲学家戈尔曼主持。《零点项目》主要任务是研究在学校中加强艺术教育,开发人脑的形象思维问题。在从这以后的二十年间,美国队该项目的投入达上亿美元,参与研究的科学家、教育家超过百人,他们先后在100多所学校做实验,有的人从幼儿园开始连续进行20多年的跟踪对比研究,出版了几十本专著,发表了上千篇论文。多元智能理论就是这个项目在80年代的一个重要成果。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参与此项研究中首先重新考察了大量的、迄今没有相对联系的资料,即关于神童的研究、关于脑损伤病人的研究、关于有特殊技能而心智不全者的研究、关于正常儿童的研究、关于正常成人的研究、关于不同领域的专家以及各种不同文化中个体的研究。通过对这些研究的分析整理,他提出了自己对智力的独特理论观点。基于多年来对人类潜能的大量实验研究,加德纳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并着重论述了他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结构,并认为支撑多远理论的是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八种智力,这些为多元智能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1

  多元智能理论的内容

  具体介绍

  加德纳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他认为,人的智力应该是一个量度他的解题能力(abilitytosolveproblems)的指标。根据这个定义,他在《心智的架构》(FramesofMind,Gardner,1983)这本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八个):1.语言(Verbal/Linguistic)2.逻辑(Logical/Mathematical)3.空间(Visual/Spatial)4.肢体运作(Bodily/Kinesthetic)5.音乐(Musical/Rhythmic)6.人际(Inter-personal/Social)7.内省(Intra-personal/Introspective)8.自然探索(Naturalist,加德纳在1995年补充)另外,有其它学者从内省智能分拆出“灵性智能”(spiritualintelligence)。这八个范畴的内容如下:语言智能这种智能主要是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即指听说读写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这种智能在作家、演说家、记者、编辑、节目主持人、播音员、律师等职业上有更加突出的表现。逻辑数学智能从事与数字有关工作的人特别需要这种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的智能。他们学习时靠推理来进行思考,喜欢提出问题并执行实验以寻求答案,寻找事物的规律及逻辑顺序,对科学的新发展有兴趣。即使他人的言谈及行为也成了他们寻找逻辑缺陷的好地方,对可被测量、归类、分析的事物比较容易接受。空间智能空间智能强的人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很高,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比较强,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他们表现出来的能力。能准确地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这类人在学习时是用意象及图像来思考的。空间智能可以划分为形象的空间智能和抽象的空间智能两种能力。形象的空间智能为画家的特长。抽象的空间智能为几何学家特长。建筑学家形象和抽象的空间智能都擅长。肢体运作智能

  2

  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的能力。这类人很难长时间坐着不动,喜欢动手建造东西,喜欢户外活动,与人谈话时常用手势或其它肢体语言。他们学习时是透过身体感觉来思考。这种智能主要是指人调节身体运动及用巧妙的双手改变物体的技能。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手艺人都有这种智能优势。音乐智能这种智能主要是指人敏感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这种智能在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乐师、乐器制作者、音乐评论家等人员那里都有出色的表现。人际智能人际关系智能,是指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及其关系、及与人交往能力,包括四大要素。①组织能力,包括群体动员与协调能力。②协商能力,指仲裁与排解纷争能力。③分析能力,指能够敏锐察知他人的情感动向与想法,易与他人建立密切关系的能力。④人际联系,指对他人表现出关心,善体人意,适于团体合作的能力。内省智能这种智能主要是指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正确把握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握自己的情绪、意向、动机、欲望,对自己的生活有规划,能自尊、自律,会吸收他人的长处。会从各种回馈管道中了解自己的优劣,常静思以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爱独处,以深入自我的方式来思考。喜欢独立工作,有自我选择的空间。这种智能优秀的政治家、哲学家、心理学家、教师等人员那里都有出色的表现。内省智能可以划分两个长层次:事件层次和价值层次。事件层次的内省指向对于事件成败的总结。价值层次的内省将事件的成败和价值观联系起来自审。自然探索智能能认识植物、动物和其它自然环境(如云和石头)的能力。自然智能强的人,在打猎、耕作、生物科学上的表现较为突出。自然探索智能应当进一步归结为探索智能。包括对于社会的探索和对于自然的探索两个方面。其它类型智能人的智能还可以从其它角度进行分类:·记忆力:对于事物的记忆力,包括短期和长期的记忆力,形象和抽象的记忆力等。·形象力:在记忆的基础上形成形象的能力。也可以说是感性认识能力。·抽象力:在形象的基础上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也可以说是理性认识能力。·信仰力:在形象和抽象的思维的基础上形成对于人生和世界总的观念的能力。·创造力:形成新的形象、理论、信仰的能力。

  多元智能发展的培养

  3

  过去的多元智能发展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因为教育专家认为,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应该由小做起,并慢慢推广至其它层面。然而,广义来说,多元智能理论的框架不单能在小学及幼儿园的层面推广,在中学、大学、甚至研究院或在职培训也是合适。近年不少国际MBA的课程都加入了创意思维的课程,以加强学生在新时代的适应力和创意方面的开发,这正正就是加德纳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的其中一个范畴。而对于中、小学生来讲,由于多元智能理论有助老师从学生的智能分布去更了解学生,我们可以将理论用于两方面:1.可以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发掘资优学生,并进而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发展机会,使他们茁壮成长;2.可以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扶助有问题的学生,并采取对他们更合适的方法去学习。香港现时有几家中学,容许部份语文能力较低的学生利用录像来交功课。

  智能商数学说

  1.智力商数IQ

  (IntelligenceQuotient):是对人智力水平的一种表示方式,它代表一种潜在能力,提供记忆、运算、问题解决等生存必备的能力,也就是智力测验所测出的数值。

  2.情绪商数EQ

  (EmotionQuotient):

  4

  此商数乃指面对多元的社会变化冲击,情绪的稳定程度。商数愈高者表示承受变动的能力愈强,不但顺应变化的环境,同时可以调适环境,进而创造环境的一种积极面情绪。

  3.判断商数JQ

  (JudgmentQuotient):好的分析将会有好的判断,否则就变成妄断或赌注。因此要培养好的判断商数,则需从分析能力培养起。如果有好的判断,决策较不易出错。未来是与时间竞赛,因此要做出好的决策,就须依赖高的判断商数了。

  4.逆境商数AQ

  (AdversityQuotient):逆境商数就是当个人或组织面对逆境时,以其方式对逆境的不同反应。一个人AQ愈高,愈能弹性地面对逆境,积极乐观,接受困难及挑战,愈挫愈勇,终究表现卓越。相反,AQ低的人,则会感到沮丧、迷失,处处抱怨,逃避挑战,缺乏创意,往往半途而废,终究一事无成。

  5.创意商数CQ

  (CreationQuotient):与众不同皆创意,生活中的各种事务处理、工作中各种问题的解决,能有新的方式、新的点子,且处理的效果比其它旧有的方式为佳。这种新点子、新方法产生的能力称为创意商数。

  6.健康商数HQ

  (HealthQuotient):健康商数包括身心状态,对健康知识的了解与生活习惯的适当性等,即『身心的健康』程度愈高者,商数愈高。『健康知识认知』愈正确者商数愈高,『生活习惯』佳者,商数则愈高。此三项常会交互影响,任何一项朝正向发展,将可影响其它两项往正向发展。要维持高的健康商数,则需时时检验身心状态,多吸收相关知识并维持良好的习惯。

  7.理财商数FQ

  (FinanceQuotient):不同的人有不同追逐财富的方式,但如何衡量一个人的理财能力呢?理财商数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来衡量一个人的理财能力和创造财富的智慧。它是指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是理财的智慧。理财商数包括两方面的能力:一是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二是正确使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5

  8.精神商数SQ

  (SpiritualQuotient):人除了以肉体方式存在之外,还有心理、情绪、社交、智性等层面的存在,最重要的是灵性(Spiritual)的存在。一个人快乐不快乐、成功不成功、健康不健康,跟IQ往往关系不大,跟EQ的关系也不一定密切(EQ爆棚者未必都快乐、成功、健康),但是跟SQ的关系最直接——SQ高,生命最快乐、最成功、最健康。

  9.发展商数DQ

  (DevelopmentQuotient):发展代表开发与展现,是一种生成演变的能力,发展商数乃表示,一个人促使物态或事态转变的能力,这种能力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泉源。事态物态不断转化与变化,可以交织出新的社会环境,所以发展商数愈高的人愈有办法去改变环境进而创造环境。

  多元智能理论对于中国教育改革的意义

  (1)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智力观

  真正有效的教育必须认识到智力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并使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2)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转变我们的教学

  我国传统的教学基本上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形式,辅之以枯燥乏味的“题海战术”,而忽视了不同学科或能力之间在认知活动和方式上的差异。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而且每种智力有其独特的认知发

  6

  展过程和符号系统。因此,教学方法和手段就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灵活多样,因材施教。

  (3)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评价观

  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的标准化智力测验和学生成绩考查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传统的智力测验过分强调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能力,只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过分强调死记硬背知识,缺乏对学生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客观考核。因此,是片面的、有局限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有多种能力构成,因此,学校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也应多元化,并使学校教育从纸笔测试中解放出来,注重对不同人的不同智能的培养。

  (4)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转变我们的学生观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治理结构和学习方法,所以,对每个学生都采取同样的教材和教法不合理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即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和可取之处,教师应从多方面去了解学生的特长,并相应地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有效方法,使其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

  (5)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发展观

  按照加德纳的观点,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应该让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发现自己至少有一个方面的长处,学生就会热切地追求自身内在的兴趣。

  7

  

  

篇十四: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浅谈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出版的《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源于1972年他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负责的“零点项目”研究,当时他比较研究了正常儿童、天才儿童以及脑损伤病人的认识能力和运用符号能力的差异。加德纳发现有两个问题无法用传统智能理论解释。一是智能发展的多元性。加德纳发现,大多数有天赋的儿童并不是在所有的领域都表现出色,他们可能只是少数几个领域表现出色,而缺乏天赋的儿童以及有障碍的儿童也表现出参差不齐的认知能力。二是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看重的智力和技能存在差异。例如,爱斯基摩人具有很强的路径识别能力,凯洛琳岛屿的勃鲁瓦儿童很小就具有识别星相的能力等。可见,每一种智能都具有文化价值和角色意义,一个人的智能发展离不开个体生存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个体得到发展的往往是特定社会和特殊文化所重视的智力。

  于是,加德纳提出智力是一种或者一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一种或多种文化背景下被认为有价值的制造产品的能力。据此,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由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相互作用才产生外显的行为。七种智力成分指:

  1.言语智能:阅读、写文章以及日常会话能力。2.逻辑-数学智能:数学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比较做数学证明题或进行逻辑推理。3.空间智能: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如大脑右半球掌管空间位置的判断。大脑右半球受伤的病人,会失去辨别细节的能力,易迷路。4.音乐智能:包括声音辨别与韵律表达能力,如拉小提琴或写一首曲子的能力。大脑右半球对音乐的感知和创造起重要作用。5.身体运动智能:支配身体来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如打篮球,跳舞等。身体运动由大脑运动神经皮层控制。大脑半球对对侧肢体发生支配和控制。6.社交智能:包括与人交往且和睦相处的能力,如理解人的行为、动机、情绪的能力等。7.自知智能:认识自己并选择生活方向的能力。每一个体都是上述智能的组合,但在每个个体身上的表现形式、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在正常条件下,只要在适当的外界刺激和个体本身的努力,每一个体能加强自己的任何一种智力。多元智能理论意在通过扩大学习的领域与知识的表征方式促进以往被忽视的智能的开发,从整体上提高人的智力素质。多元智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被识别出来的智能类型还会增加。加德纳在提出这一理论十年以后,又提出了另外两种智能,即自然智能和存在智能。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一经提出,便获得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到目前为止,也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该理论的提出改变了我们对已有智力概念的理解,挑战了传统的教育理念,也让我们对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了深刻反思。虽然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但这个理论与我国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思想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可以说,多元智能理论为孔子的因材施教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所以在我看来,多元智能理论并不是完全陌生的内容,并且它对现今的教育改革也有着深远的意义,但是,要真正运用好该理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多元智能理论也并不是那么完美,我们也不要过分夸大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作用。下面我想简单谈谈自己对多元智能理论的看法。

  首先,我觉得多元智能理论与其他同类理论相比,优势还是很明显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智力观进行了批判传统的智力观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然后就有很多智力测量表被编制出来,导致像“智商越高的人越聪明,智商越低的人就越笨”这样的观点逐渐在人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但是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完美的论证了“人无完人”四个字,我们每个人都有优势和不足,从前我们把这些不足统统归结到“笨“字上。一切不足皆因笨,笨是足以让人一辈子抬不起头来的。但原来我们不笨,只是智能的组合与分配存在差异。所以多元智能理论的出现猛烈地抨击了传统的单一的智力观,可以让我们主动去寻找自己和他人身上的潜能和不足,学会扬长避短,更好的发展。2、多元智能理论让教师们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每个学生同等的发展机会。平等对待,也就是说无论是哪一种学生,教师都应该一视同仁。但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仅仅依据成绩这一单一指标,把学生划分为“优等生”和“差生”,这种做法打击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同时也埋没了不少人才。而多元智能理论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生观,认为教师应该多多关注了解学生,不仅仅是成绩这一个方面,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而发现学生身上相应的优缺点,然后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让学生都获得最好的发展。3、多元智能理论为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不同的智能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过程并使用不同的符号系统。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有所不同,并且即使面对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也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而灵活多样,也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因此如果无论什么教学内容都使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育方法,或者无论针对什么样的学生都采用同样的教学形式的话,实际上都是违背了教育规律和因材施教原则的。而且这样教出来的学生也是不全面,尤其体现在创新能力上的缺乏。而如今社会各行业的交集也越来越多了,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的人才,所以多元智能刚好满足了社会发展的这一大潮流,而且多元智能理论的内容相对简单,所涉及的范围也很广,易于推广,应该好好应用到实践当中去。但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主要体现在教学方面。因为多元智能理论内容广泛,所以教师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就难免于形式化,往往只是在最后分析的时候才结合理论,而中间过程却完全脱节。还有就是前面也提到的,多元智能理论要求老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很难完全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在班级人数较多的中国,这一点就显得有些艰难。所以,学习一种理论并不难,最难的是要把理论与实践成功结合。对于教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问题,我觉得还是要从教师自身出发,首先在思想上要树立正确观念,然后要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性,可以适当的给学生多些鼓励,还有就是在教学方法上要多多创新,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坚持做好教学反思,遇到问题时,要及时调整,切实的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推荐访问: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提出者 心理学家 多元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