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7篇

时间:2022-11-11 17:20:03 来源:网友投稿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7篇“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  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大棋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客观要求,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7篇,供大家参考。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7篇

篇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

  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大棋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客观要求,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

  摆脱积贫积弱走向现代化,实现民族伟大振兴,这是多少代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目标,先辈们为此不惜千辛万苦、英勇奋斗,留下了许多深刻的经验和教训,直到新中国成立和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这个伟大目标才真正有了实现的可能性。

  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就是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地进行总体布局。这是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和智慧的中国人民为提振自身命运的空前壮举,堪称人类发展史上一盘前所未有的大棋局。

  与当年毛泽东提出全党要重视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相比,应该说今天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已经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知之不深到知之较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逐步形成和提出以及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历程就是最有力的佐证。实践没有止境,认识也没有止境。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实践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一定会进入新的境界。

  总体布局的提出和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其间虽然遇到了困难,遭受过挫折,但也取得了重大实践成果。

  这一时期留下的宝贵思想财富有两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一是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目标。1964年12月,由毛泽东建议,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在20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目标;二是提出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1962年1月,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多处讲到了这个重要思想,“社会主义建设,从我们全党来说,知识都非常不够。我们应当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积累经验,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间逐步加深对它的认识,弄清它的规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基础上,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重新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并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思想。这一时期我们党能形成这个总体布局的重要思想得益于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战略方针。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后,邓小平一直在思考中国怎么发展的问题。他先后提出了小康社会、翻两番、人均八百美元和中国式现代化等重要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就指出,毫无疑问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决不动摇。但是不能把现代化建设理解得过于狭窄。邓小平指出,“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像经济与教育、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等,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因此,“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

  也就在这一时期,邓小平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邓小平指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邓小平的两手抓的战略方针其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讲的“两点论”。即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不能忽

  略甚至忘记次要矛盾。在抓重点时不能忽略甚至丢掉非重点。在邓小平上述战略思想指导下,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思想,并在不断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逐步完善和发展这一总体布局。

  在党的文献中,最早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是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这一决议开宗明义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由此形成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这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带动作用。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六大,历次党代会对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改革与发展的安排都是依据这一总体布局来部署的。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并在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充实这个总体布局。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的有机统一上,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江泽民还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从而充实和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要实现党领导的伟

  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互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和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相互促进,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具有指导意义。

  实践没有止境,认识没有止境,因而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标志,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胡锦涛同志2005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党的十七大就是从新的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上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的。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明确提出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这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进一步深化了。

  总体布局的科学内涵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有很多方面,应着重从制度、方向、战略重点和理念上来加深认识和把握。在经济建设上,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一个体制、两个制度”。“一个体制”,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既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有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这是我们党的伟大创举。“两个制度”,就是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在政治建设上,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一个统一”、“四个制度”,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在文化建设上,最重要的是“把握一个方向”,即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一个体系”,即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达到五个目标,即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使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在社会建设上,最重要的是“抓住一个重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突出“一个重大任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达到“五个有”的目标,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

  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要像十八大报告所强调的那样,把生态文

  明建设提升到治国理政的理念层面来认识。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理念的高度,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要落实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坚定不移推进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我们党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构想所作的总体部署,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客观要求,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这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经济建设方面,要深刻认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在实践中要坚决执行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决策部署,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扎扎实实抓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战略任务的贯彻落实,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

  体发展新活力,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在政治建设方面,要深刻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政治体制改革摆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实践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人民民主,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在文化建设方面,要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实践中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在社会建设方面,要深刻认识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我们在改善民生方面作出极大努力,取得明显成效。同时也要看到,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好生活的要求也

  在增强,对加快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的期盼也在提高。在实践中必须继续加强工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深刻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内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是我们党创造性回答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指出了正确的方向。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在实践中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伟大事业,新时期党的建设是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党的建设是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根本保证。我们要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党所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组成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来自外部的风险前所未有,党的建设方面特别是党员、干部队伍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因此,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实践中坚持党要管党、从严

  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篇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知识点归纳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就像纵横全图的经纬线,勾勒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壮美景象.

  第一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科学内涵:(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3)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4)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5)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其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全民共享,二是全面共享,三是共建共享,四是渐进共享。关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我们应从整体上把握新发展理念,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一,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第二,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第三,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第四,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包含: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分配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经济体制。以上六个体系是统一整体,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扎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和行动。当前,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第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第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第三,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第四,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第五,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第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构建市场经济有效、微观主体由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第二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二、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人

  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三、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已经结成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将继续巩固和发展.

  第一,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第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第三,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第四,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做好统战工作.

  四、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

  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

  1。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继续推动香港、澳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归根到底是要坚守方向、踩实步伐,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必须始终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中。

  必须始终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回归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制基础.

  必须始终聚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必须始终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党的三大历史任务.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和遏止任何形式的“台独”.秉持和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携手同心共圆民族复兴中国梦。

  

篇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

  欧阳引擎创编

  2021.01.01

  五位一体的内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欧阳引擎(2021.01.01)

  五位一体是什么五位一体具体内容是什么

  经“五

  位一体”是十八大报告的“新提法”之一。经济建设、政治建

  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

  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

  布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

  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五位一体。报告对全面协调推进五位一体建设作出了重大

  部署。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必须牢牢把握五位一体的总布

  局,认真落实相关部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开辟更

  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五位一体总布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体现了我们党对于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五位一体总布局与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总依据、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任务

  有机统一,对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夺取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意义重大。五位一体总布局代表了

  欧阳引擎创编

  2021.01.01

  欧阳引擎创编

  2021.01.01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综合国力与国际地

  位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

  重大进展。亿万人民在物质生活得到基本保障后,不仅对物质

  生活水平和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且在充分行使当家

  作主的民主权利、享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维护社会公平正

  义、拥有健康美好的生活环境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期待。十八大

  提出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要从源头

  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努力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

  求。牢牢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就一定能推动当代中国全面发

  展进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生机勃勃。

  把握五位一

  体总布局,必须深刻理解五大建设的丰富内涵。五位一体总布

  局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

  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只

  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

  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

  八大报告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

  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

  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是党中央根据

  欧阳引擎创编

  2021.01.01

  欧阳引擎创编

  2021.01.01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全面推进五位一体建设提出的新要

  求。落实这些新要求,需要全党全国人民加倍努力。把握

  五位一体总布局,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相关部署。在经济

  建设方面,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

  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政治建设方面,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有机统一,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约

  束和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加

  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

  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建设社会主

  义文化强国。在社会建设方面,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方

  面,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

  设,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把握五位一

  体总布局,必须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五位一体总布

  局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是当代中国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全面协调可持续

  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

  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现代化建

  设全局的高度积极应对新矛盾新问题,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

  欧阳引擎创编

  2021.01.01

  欧阳引擎创编

  2021.01.01

  部与全局的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努力促进生产关系

  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宏伟目标鼓舞人

  心,美好前景凝聚力量。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

  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

  必将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创造中华民族更加

  美好的未来!

  五位一体,这是十八大报告的新提法,是十

  六大以来党的建设重大发展的总结。过去党的自身建设是按照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四

  位一体”进行概括的,“反腐倡廉”放在作风建设中。十七大

  报告把“反腐倡廉建设”从作风建设中分出来,专门作为一部

  分,形成“五位一体”布局,并在党建总体布局关于加强党建

  的要求中,除了过去强调的“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

  求外,特别增加了“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使用

  欧阳引擎创编

  2021.01.01

  

  

篇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

  五位一体布局

  ThelatestrevisiononNovember22,2020

  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大棋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客观要求,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

  摆脱积贫积弱走向现代化,实现民族伟大振兴,这是多少代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目标,先辈们为此不惜千辛万苦、英勇奋斗,留下了许多深刻的经验和教训,直到新中国成立和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这个伟大目标才真正有了实现的可能性。

  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就是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地进行总体布局。这是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和智慧的中国人民为提振自身命运的空前壮举,堪称人类发展史上一盘前所未有的大棋局。

  与当年毛泽东提出全党要重视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相比,应该说今天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已经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知之不深到知之较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逐步形成和提出以及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历程就是最有力的佐证。实践没有止境,认识也没有止境。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实践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一定会进入新的境界。

  总体布局的提出和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其间虽然遇到了困难,遭受过挫折,但也取得了重大实践成果。

  这一时期留下的宝贵思想财富有两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一是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目标。1964年12月,由毛泽东建议,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在20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目标;二是提出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1962年1月,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多处讲到了这个重要思想,“社会主义建设,从我们全党来说,知识都非常不够。我们应当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积累经验,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间逐步加深对它的认识,弄清它的规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基础上,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重新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并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思想。这一时期我们党能形成这个总体布局的重要思想得益于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战略方针。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后,邓小平一直在思考中国怎么发展的问题。他先后提出了小康社会、翻两番、人均八百美元和中国式现代化等重要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就指出,毫无疑问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决不动摇。但是不能把现代化建设理解得过于狭窄。邓小平指出,“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像经济与教育、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等,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因此,“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

  也就在这一时期,邓小平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邓小平指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邓小平的两手抓的战略方针其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讲的“两点论”。即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不

  能忽略甚至忘记次要矛盾。在抓重点时不能忽略甚至丢掉非重点。在邓小平上述战略思想指导下,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思想,并在不断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逐步完善和发展这一总体布局。

  在党的文献中,最早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是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这一决议开宗明义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由此形成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这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带动作用。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六大,历次党代会对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改革与发展的安排都是依据这一总体布局来部署的。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并在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充实这个总体布局。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的有机统一上,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江泽民还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从而充实和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要实现党领导

  的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互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和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相互促进,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具有指导意义。

  实践没有止境,认识没有止境,因而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标志,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胡锦涛同志2005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党的十七大就是从新的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上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的。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明确提出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这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进一步深化了。

  总体布局的科学内涵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有很多方面,应着重从制度、方向、战略重点和理念上来加深认识和把握。在经济建设上,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一个体制、两个制度”。“一个体制”,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既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有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这是我们党的伟大创举。“两个制度”,就是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在政治建设上,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一个统一”、“四个制度”,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在文化建设上,最重要的是“把握一个方向”,即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一个体系”,即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达到五个目标,即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使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在社会建设上,最重要的是“抓住一个重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突出“一个重大任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达到“五个

  有”的目标,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要像十八大报告所强调的那样,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治国理政的理念层面来认识。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理念的高度,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要落实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坚定不移推进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我们党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构想所作的总体部署,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客观要求,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这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经济建设方面,要深刻认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在实践中要坚决执行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决策部署,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扎扎实实抓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战略任务的贯彻落实,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在政治建设方面,要深刻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政治体制改革摆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实践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人民民主,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在文化建设方面,要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实践中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在社会建设方面,要深刻认识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我们在改善民生方面作出极大

  努力,取得明显成效。同时也要看到,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好生活的要求也在增强,对加快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的期盼也在提高。在实践中必须继续加强工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深刻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内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是我们党创造性回答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指出了正确的方向。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在实践中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伟大事业,新时期党的建设是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党的建设是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根本保证。我们要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党所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组成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来自外部的风险前所未有,党的建设方面特别是党员、干部队伍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因此,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实践中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篇五:“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

  四个全面、五位一体内容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2.“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篇六:“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知识点归纳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就像纵横全图的经纬线,勾勒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壮美景象。

  第一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科学内涵:(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3)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4)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5)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其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全民共享,二是全面共享,三是共建共享,四是渐进共享。关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我们应从整体上把握新发展理念,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一,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第二,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第三,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第四,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包含: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分配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经济体制。以上六个体系是统一整体,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扎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和行动。当前,

  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第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第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第三,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第四,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第五,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第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构建市场经济有效、微观主体由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第二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二、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

  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三、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已经结成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将继续巩固和发展。第一,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第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第三,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第四,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做好统战工作。

  四、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最

  佳方案,也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

  1.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继续推动香港、澳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归根到底是要坚守方向、踩实步伐,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必须始终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中。

  必须始终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回归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制基础。

  必须始终聚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必须始终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党的三大历史任务。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和遏止任何形式的“台独”。秉持和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携手同心共圆民族复兴中国梦。

  第三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道路。(1)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旗帜鲜明坚持马克

  思主义指导地位。(2)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总的要求是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3)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4)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建设好网络空间。(5)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民主、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表达,把涉及国家、公民、社会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

  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内容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凝练和集中表达,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如何培育和践行?(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必须发扬民族精神。

  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国是指一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既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如何?(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

  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首先要努力弘扬中华文化,推进中华文化创新发展,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其次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注重国家形象塑造,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和公信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再次要加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提炼与阐释,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和传播渠道,使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提高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国际知晓率和认同度,实现文化软实力提升“形于中”、“发于外”。

  第四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第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第二,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第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第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第五,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第一,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第二,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第三,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第四,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第五,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三、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指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

  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第一,完善国家安全体系。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构建一个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第二,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第三,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第四,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第五,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每年4月15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第五节建设美丽中国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生命共同体。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就是要实现和谐发展,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第一,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第二,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第三,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第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第一,推进绿色发展。第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第三,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第四,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篇七:“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

  精心整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

  要更加主动运用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内在规律,把各项建设的系统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政治建设为构架,以文化建设为内核,以社会建设为依托,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环境■颜晓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不断拓展的道路。党的十八大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从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达到了新高度、进入了新境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了基本框架、规划了主要途径。拓展完善总布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不断拓展完善。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郑重提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从而形成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发展战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提出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提出和拓展,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艰辛探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的一个重要成果,是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问题作出的一个新的科学回答。???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明显,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社会矛盾增多,生态环境脆弱,发展难题凸显。我们党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目标,从而逐步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开拓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广阔空间。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纲领,构成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总布局。???党的十七大在确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布局的同时,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我们清醒地意识到,资源环境状况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甚至已经难以为继。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要求我们党继续拓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明确地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把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系统阐述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基本方针和主要任务,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从“一个中心”“两个文明”,到“三大建设”,再到“四位一体”“五位一体”,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先进的理念、更为深远的视野、更为宏观的战略,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完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更加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稳固扎实、兴旺发达。形成有机整体

  页脚内容

  精心整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党的十八大在我们党长期探索特别是十六大以来重要探索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和方针,进一步作出了深入阐释,充分体现了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根本要求。???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内涵丰富、联系紧密,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领域,抓住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方面,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五位一体,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的总布局,蕴含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总目标,体现了社会要素与社会系统的统一,构成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五位一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全面建设的总布局,蕴含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规律,体现了社会主义与时代潮流的统一,构成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纲领;五位一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的总布局,蕴含着社会结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体现了社会结构关系与社会动力机制的统一,构成了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要更加主动地运用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内在规律,把各项建设的系统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政治建设为构架,以文化建设为内核,以社会建设为依托,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环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提供安全保证,依靠“一国两制”的成功和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依靠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国际环境,依靠党担当带领人民的坚强有力领导核心,这些都是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可靠保证和基本条件。全面落实总布局???党的十八大从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发展前景的时代高度,作出了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部署,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大意义。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要更加自觉地掌握科学发展观这一强大的思想武器,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和各领域。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打下牢固基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在全面建设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相适应,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总之,要以科学发展持续推动五位一体,在科学发展中全面落实总体布局。???要更加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任务与总布局有机统一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推进了对五位一体总布局的认识。当代中国的发展状况和前景,关乎党的命脉,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和现代化建设全面进步,就是党执政兴国的基本规律。当代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复杂性日趋增强,或相互促进,或相互掣肘,推进五位

  页脚内容

  精心整理

  一体总布局和现代化建设全面进步,就是社会主义不断发展、长盛不衰的基本规律。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社会主义中国对世界共同繁荣发展负有重要责任,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和现代化建设全面进步,就是适应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基本规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三者密切相关。要以总依据为全面落实总布局的实践基础,推进总布局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扎扎实实、稳步推进。要以总任务为全面落实总布局的目标指向,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要更加注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着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生态文明建设牵引发展方式变革,以发展方式变革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节约资源是保护环境的根本之策,要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生态文明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作者系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

  页脚内容

  

  

推荐访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 重要内容 五位 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