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14篇

时间:2022-11-09 08:20:07 来源:网友投稿

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14篇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日韩技术创新之路的相似和独特之处日韩技术创新的相似之处日韩两国的自然条件都不优越经济基础原来也薄弱都经历了从落后走向繁荣的过程日韩两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14篇,供大家参考。

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14篇

篇一: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日韩技术创新之路的相似和独特之处日韩技术创新的相似之处日韩两国的自然条件都不优越经济基础原来也薄弱都经历了从落后走向繁荣的过程日韩两国政府都发挥了强大的主导作用大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相似的从模仿走向创新的战略技术创新以市场为导向相似的社会文化日本企业创新的独特之处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启示国家和企业间的竞争是高级生产要素的竞争政府的扶持必不

  日韩技术创新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内容摘要]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探索了日、韩两国从模仿走向创新的经验,指出中国企业要根据自身体制特征、技术情况,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创新经验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策略,政府及社会也要为之创造相应条件。[关键词]技术创新,政府作用,企业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产业和企业间的竞争。一个国家只有拥有了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及产业,才能在竞争中取胜。近年来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资金、人力投入持续增长,人力资源的水平、层次也在不断提升,企业已逐渐成长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但科技力量有待加强。为了促进中国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本文将着重探讨日、韩两国的创新和强国之路,以从它们的经验中获得启示。日、韩两国虽然目前在国际上创新成果显着、国力强

  盛,但都经历了从落后走向繁荣,从模仿起步走向技术创新的过程。一、日、韩技术创新之路的相似和独特之处(一)日、韩技术创新的相似之处日韩两国的自然条件都不优越,经济基础原来也薄弱,都经历了从落后走向繁荣的过程。日本在明治维新前是个十分落后的封建小国,自然资源缺乏,人口密度大,可利用的土地少。韩国在1961年时还是个自给自足的落后的农业国,自然资源同样匮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及苏丹,不及墨西哥的1/3。然而这些资源劣势和压力反而刺激了日韩两国努力提高人力资本质量,高度重视产业的创新与发展,避开了很多发展中国家依赖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以日本为例,由于缺乏金属和其他原材料,为节省材料、寻求替代材料的努力使得日本企业成为世界陶瓷、复合材料及碳纤维的领军人物;能源的缺乏使得日本企业一向重视通过创新和发明降低能耗,石油危机出现时,日本企业反而在某些产业上开始占据优势;土地少的劣势使得

  日本发展出了先进的“及时生产”模式,成为其他国家学习的典范;同样在上世纪60—70年代,由于日元升值、人力成本提高等压力的出现,使得日本企业积极发展自动化及采取国际化生产作业,这些劣势及压力为日本企业维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提供了动力。2.日韩两国政府都发挥了强大的主导作用。日韩政府都注重根据国内情况,制定并推动产业发展计划的实施,直接干预产业活动。在教育和基础设施上持续投资,并应用出口退税、压低币值、与国外协商技术转让及限制国外产品进入等方式保护和扶持相关产业。政府在给产业提供相关保护的同时,也会有计划的逐步引进外国竞争者,以迫使企业尽快提升自身竞争力。如韩国政府和企业高层经常人为施加压力,对企业吸收国外技术方面提出艰巨目标,以加速企业的技术学习能力和速度。韩国的重工业、化学工业、电子、汽车、造船、钢铁和机械企业都经历过这样的危机制造过程,技术能力在短时间内都实现了大的进步。

  日本产业政策的核心是推动传统产业部门进行结构调整,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并把加速工艺创新作为改变产业结构,提高本国研发能力和生产率的重要环节。日本政府注重通过发布官方研究报告、与产业界及高校组成委员会举办合作研发计划、大型宣传活动等方式给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引导企业创新。除了经常通过“指示性”和“展望性”的计划向企业发出强度不同的信号外,日本还把退休的政府官员安排在私营企业的高级职务上,这使得政府的引导得以顺利进行。韩国政府与产业界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从而可以实现对企业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日、韩两国的大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相当重要,政府也大力地进行扶持。但相对而言,日本政府更多的是保护国内市场和提供行政指导,而韩国政府则对大企业提供了大得多的直接财政支持。韩国政府对财团实行的不均衡扶持造成了资源分配不当,一定程度上也妨碍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日、韩政府的作用强度和方式也在进行调整。

  3.大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日本在实施从明治维新起的模仿战略到后来的科技立国战略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创新成果都是由松下、三菱、本田、丰田、索尼、日立等大企业完成的。韩国大企业也不断研制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产品,目前韩国在海外获得的专利数量居世界第十位,企业科研人员每千人注册的专利数量居世界第一位。这些大企业在加快本国产业的技术学习中起到了主要作用。日、韩的中小企业研发能力明显弱于大企业,构成了制约整个国家技术创新发展的瓶颈。为了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日、韩政府通过立法、设立专门机构、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等方法进行扶持。4.相似的从模仿走向创新的战略。虽然两国发生的时间有先后不同,或者可以说韩国以日本为师,日韩的创新之路非常相似,都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从纯粹的技术引进、对引进技术的改良和本土化、高级技术的引进及其模仿创造乃至到自主性创造的转型过程。日本引进技术是在政府引导下有步骤进行的。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

  企业技术创新主要采取反求工程方式,按照这种方式日本改造了钢铁、化工、汽车等行业的生产技术,收到极其显着的效果。韩国企业则先后通过OEM和许可证贸易、ODM、与国外公司建立技术上的战略性伙伴关系、提高R&-D投入、收购国外一些高科技公司及其他非正式方式(如海外培训、雇佣国外人员)来促进公司技术的发展。日、韩政府主要通过提供补贴、市场保护、税收优惠及技术支持等方式鼓励企业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随着创新战略的改变,政府和企业都加大了研发投资,日、韩的R&D占GDP的比重都在增长,目前均已达到3%的水平。日本企业投入技术创新经费占全国研发经费比重稳定在73%以上,并有继续增加的趋势。企业在提高对引进技术的利用率的同时加大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并且技术引进的重点也开始转向原子能、飞机、宇宙开发、电子计算机、激光、光纤通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尖端技术,引进的技术处于开发期和成长期的比重有所提高。

  5.技术创新以市场为导向。韩国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是世界最快的。韩国对高新技术研发实行集中咨询和审议制度,根据市场需要确定研发项目,集中力量发展对国家经济拉动作用大和市场潜力大的项目。很多项目在研发初期便与市场挂钩,一有成果就能很快产业化、商品化。日本企业技术创新重点以适应消费者需求、讲求经济实效为主,绝大部分的资金和科技人员集中在与商品化直接相关的研究开发上。据统计,日本企业R&D投入中2/3用于过程创新,而1/3用于产品创新,这使日本更擅长于过程创新。6.相似的社会文化。日本地处与外界相对隔绝的岛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奇缺,自然灾害不断,因此产生了一种互相依赖、重视“人情”的民族精神,加上日本股东对公司决策的监督力度较大,决定了日本的创新是一种渐进式的技术改进。韩国的道德规范则是东方的家庭和集体型的价值与西方实用、经济目标型的混合体,它强调教育、家庭、和谐的人际关系、行动和纪律。加上

  朝鲜战争的影响、强制性的军事服务等环境及制度使韩国人养成了勤劳守纪的工作习惯,这些都是技术学习的先决条件。(二)日本企业创新的独特之处企业技术网络是日本企业创新的特色。日本顶尖创新公司如索尼、佳能和丰田等除了在企业内部加强知识共享外,还尤其强调利用大量正式与非正式的手段,在金融集团和企业系列内部开展风险共担的长期创新。日本企业还很擅长通过与政府的研发网络,海外的实验室及其他公司的合作来获得重要的知识来源。大公司建立起全球技术信息收集系统,以尽快将新技术融入产品中,并从生产阶段快速过渡到市场营销推广阶段。日本企业在创新时,还特别重视从研发到生产的无接缝转移。与很多西方企业不同,日本企业把工厂生产作为真正创造价值的地方,研究是为了实现设计和制造能力。企业通过在职培训和轮换,制度化的将工程师从开发部门转移到工厂制作现场,以使每个研发人员懂得技术的要素和制造的要求。有的企业要求研究人员在研发早期提供技术

  样品,在企业内部寻求业务部资助,以使研发人员养成尊重生产、研究面向设计和制造乃至市场的思路。日本企业在考察项目创新绩效时,着重考虑它对企业发展的整体效果,而不是该项目自身的效益/损耗结果,以此来鼓励各业务部门、项目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二、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启示(一)国家和企业间的竞争是高级生产要素的竞争通过对日、韩强国及创新之路的介绍,可以知道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等初级生产要素对于企业和国家的竞争优势影响远远不及高级与专业性生产要素。特别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只有拥有了高等教育和技术型人力及各大学研究所等高级生产要素的国家和企业,才能够在技术创新及竞争中建立强大而持久的优势。这种结论也被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三次经济追赶所证实。

  中国目前的教育水平、人才素质和发达

  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也远远不能适应技术创新的要求。中国的教育投入一直没有超过GDP的%,而美国1999年的教育投入就达到7%。当今绝大多数国家教育的主要投资者是政府,居民负担的比例世界平均不到8%,而中国2002年教育投入总量中,国家投入占%,社会投入占%,个人投入占%。所有学级中个人都是教育投入的主力军。国家投入教育经费不足,除了会造成贫困学生辍学,也可能会使教育产业畸形发展,更会影响到国民整体素质乃至国家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二)政府的扶持必不可少技术创新的公共产品性质、溢出效应及不确定性,决定了政府对技术创新扶持的必要性。鉴于中国目前的技术现状,首先应确定以模仿性创新战略为主,同时要采取财政、金融政策及政府购买等措施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政府应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增加对前瞻性技术的研究,为实现自主研发和技术突破建立基础,这点非常重要,它已经为日本的经验教训所证实。日本在早期大多采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方式

  来实现技术进步,随着技术追赶过程的基本完成,欧美对知识产权的日益重视,日本不再能够主要依靠外来技术来实现技术发展和经济增长;对有发展前景的技术自主研发能力的明显不足,使得日本大多数在国际上有技术优势的领域主要表现在接近于成熟期的老商品中。另外随着日本产品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以技术引进为基础的市场驱动型研发模式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韩国近年来的技术创新战略的改变也同样来源于类似的境遇。政府除了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外,还要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促使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间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大力促进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为了提高本国的生产要素质量,政府还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基础设施。如破除通信行业的垄断,促使其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降低收费标准,以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及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为了实现人才在全国范围内有效流通,特别是流向有科技实力的大城市,要尽快改革户籍制度,控制房地产价格,增加对生活基础设施的投

  入,给创新的实现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国家应加强立法,强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搭建技术创新信息平台,高科技开发区、科技园区及孵化器要注重提高质量,尤其是加强软件、服务方面的建设,要切实结合企业需要,向企业提供技术、信息、金融、法律等方面的服务。地方政府也要认识到政策措施在弥补弱势、发挥优势上具有重要作用。地方政府政策的重点应放在积极为企业创新创造有利环境,在促进产学研合作中发挥引导及纽带作用。(三)转变观念,在全社会建立起尊重、勇于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目前中国存在着创新意识较弱及保护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的问题。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创新存在着“神秘化”、“专家化”的认识误区,不愿创新或停留在外观设计的创新上,真正的核心和系统创新则较为缺乏。教育体制僵化,忽视创新教育,学生缺乏创新精神。社会上假冒、盗版等现象屡禁不止,大多数民众缺乏对知识产权的尊重,这些都

  使得法律的执行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因此,除了加强立法,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外,更重要的是要转变社会观念,树立全民尊重创新、保护产权的意识。要在全社会大力开展知识产权教育,提高全民的知识产权意识。要从小学开始,加强对学生进行知识产权教育,这已经成为国际上一些国家的共识及实践。日本的知识产权教育是从小学课堂开始的,贯穿于整个国民教育的始终。韩国180个学校建立了发明实验室,积极开展和指导以“促进学生创新”为主题的各项活动。韩国知识产权局确定了许多发明教育模范学校,每所学校每年给予1100万韩元的资助;韩国每年举办一次学生发明展览会,并将每年的5月20日作为“发明日”,以强调创新和知识经济的重要性,培养全社会的发明和知识产权意识。中国当前只是在部分高校开设知识产权专业,这使得知识产权教育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应该把知识产权教育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去,学校教育也要改变传统的灌输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观念改变对经济的影响是

  长期和缓慢的,但也是深层次和持久的,在它们之间有着复杂的互动关系,通过大量的舆论宣传,学校教育及经典示范等做法,对创新精神及产权保护意识的培养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四)对企业创新的启示企业在中国已成为创新的主体,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国有企业创新投入虽高,但创新产出率在各类企业中居于末尾。由于体制的优越性,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受到资金、人才、观念及宏观政策环境因素的制约,整体技术创新能力较差,产品附加值低,部分要依赖价格竞争的方式来获得。要想切实提高这两类企业的创新力,就需要从根源着手。国有企业之所以存在着创新效率低、成果与市场脱节的现象,关键在于体制的弊端所致。那么就要从体制着手,引入多元投资主体,进行股份制改造,使不同产权的拥有者与其相应的责、权、利紧密结合,从而调动起各方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

  把各委托代理人的经营绩效与其收入挂钩,激发他们主动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要建立起各种企业能够在其中平等、充分的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和秩序,加快推动国有企业进入市场,使它直接面对来自市场的挑战,自发主动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创新。而民营企业创新遇到的问题主要在于人才、资金的缺乏,这一方面需要企业家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薪酬、保障体制及管理体制的改善等来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同时也需要政府改变以往对国有企业吃小灶的习惯,加大对其进行资金、技术上的扶持。企业首先要走出观念误区,摆脱创新“高科技化”和“专家化”的错误认识,既要勇于创新,又要根据自己企业资源禀赋、产业特征以及核心优势采取务实的创新策略,把创新看作每个人,每个生产环节都能够进行的活动。其次,技术创新决不仅仅是高技术企业的事情,不同行业的企业面临着不同的创新任务。企业要积极借鉴学习国内外优秀企业技术创新的经验,大力发展合作创新和集群创新,以克服自身创新能力不足

  的弱点、缩短创新周期及克服科研与生产脱节等问题。中小企业资源有限,应集中有效资源向“专、精、特”领域发展,运用市场细分策略,寻求大企业不愿或不能涉足的领域,从某一工序、某个零件生产入手,并利用自己在生产和服务提供方面具有的灵活性及多样性的优势,并善于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武装自己,形成有别于大企业的竞争优势。高科技企业,则应集中力量,在政府引导下选择少数关键性的核心技术,与其他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开发及技术转移,以期在具有优势的产业技术领域寻求突破,同时要注意避开拥有核心技术的大企业,选择在其核心技术的下游进行创新,以避免巨大投入和市场的风险。最后,企业要有系统的创新战略。目前中国大部分中小企业是靠模仿创新模式来开发新产品,在实践中很少运用战略管理的方法,由此在技术创新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忽视技术创新的市场调研,对市场的今后发展趋势缺乏科学判断,导致新产品的更新换代难以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或者重视技术创新,却忽视对新产品的

  市场开拓,缺乏有效的营销战略,最终导致创新产品不为市场所知,积压严重。因此,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一定要有系统的创新战略,在对自己面临的技术、市场、产业机会,企业要在对自身的发展目标、总体规划及技术能力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基本创新战略,并对技术、市场进行定位,合理选择技术开发、生产、上市时机以及对配套组织与制度作出相应安排。

  

  

篇二: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农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日本农业发展对中国

  的启示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赵世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郭建军1.必须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能否做到合理利用,直接关系到农业的效益和前途。日本的相当一部分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小规模经营的现状,造成了农业的成本高、生产率低,制约了农业的集约化发展。吸取日本的教训,加大土地的流转力度,搞好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2.要不断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农业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农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日本农业发展陷入困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结构调整滞后。就种植业结构来看,基本上囿于传统的种植模式,几十年一贯制。就大农业内部结构来看,没有突出畜牧业的主体地位。结构调整的滞后,导致农业的产量和效益低下,食物自给率不高。据资料介绍,日本按供给热量计算的综合食物自给率1997年已下降到40%,除大米外,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自给率近乎于零,肉类低于60%,饲料作物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要增强农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提高食品自给率,必须不断调整农业结构,我国提出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对农业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3.要切实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是现代农业发展

  的标志。日本的农协作为农业的最广泛组织,对促进日本农业经济发展、恢复政治稳定、减少政府的社会管理成本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吸收日本重视发展农协的成功经验,引导农户由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向大市场迈进,必须提高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协会,坚持民办、民营、民管的原则,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不仅要鼓励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而且要重视发展为农民提供综合服务的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4.鼓励农业人口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日本的农业劳动力严重老化,而且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虽然造成了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的下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但促进了日本的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加工业、服务业和城市公共事业的发展以及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只要把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向城镇,从事非农产业,我国才能改变目前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5.把握商机,扩大对日本的农产品出口。与我国相比,日本的农产品成本高、收益低,农产发展农业的积极性不高,许多农产品依赖进口。相对而言,我国的劳动力价格低廉,农产品生产的成本低,在日本市场上极具竞争优势。这对我国农业发展是个好的商机,我们应在遵守WTO规则的前提下,广泛与日本开展贸易往来,千方百计扩大我国农产品在日本市场的份额。

  

  

篇三: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及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孙德蕾来源:《中外企业家》2015年第12期

  孙德蕾

  (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天津300270)

  摘要:在能源与环境问题如此突出的今天,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受到了极大关注,新能源汽车也代表着汽车产业发展的未来,各国纷纷出台政策大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我国也有相关政策陆续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日本是汽车技术强国,其新能源汽车发展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分析日本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对我国学习其先进经验发展本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及未来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与其竞争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日本;新能源汽车;战略;启示

  中图分类号:F131.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34-0086-02

  一、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

  日本是开发新能源汽车最早的国家之一,1965年便开始研究电动车并将其列为国家项目,之后也一直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竞争更加激烈,日本发表了《下一代汽车战略2010》、《汽车产业战略2014》,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2011年日本国内汽车销售中,混合动力汽车占17.1%,同比增4.8%;2011年全球售出的约8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中,丰田占49万辆、本田占14万辆,占据了多半的市场。[1]2012年,日本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超过305万辆[2],尤其混合动力汽车发展迅猛。以下将从总体战略目标和技术研发支持等具体的政策来分析日本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

  1.总体战略目标

  2010年4月2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了《下一代汽车战略2010》,在其整体战略中阐述了3个方向:①致力于应对全球变暖问题②面对多样化的世界市场,通过汽车的轻量化、节能化及对国际标准的活用,使日本成为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开发生产据点③通过供给方面政策(研究开发支援、燃费规制等)和需求方面政策(补助金、税制等)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其中还发表了电池战略、资源战略、基础设施完善战略、系统战略以及国际标准化战略。同时制定了电动、混合动力汽车在2020年占新车销售台数20~50%的政府目标。[3]

  2.技术研发支持

  电池等核心技术是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所在,对汽车的性能起决定性作用,但研发难度大、费用高,日本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和扶持核心零部件的开发,目前日本的电池研发水平在世界范围遥遥领先。在2006年经济产业省制定的目标中,到2030年电池的性能要达到2006年的7倍,而成本则要到2006年的1/40。《下一代汽车战略2010》中,2010年对电池开发计划投入54.8亿日元。2014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开发计划投入60亿日元。

  3.税收及补贴

  日本一直通过调整税收和补助金等方式,促进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以及为新能源汽车打开市场。日本从2009年4月1日起实施“绿色税制”,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清洁柴油车、天然气车以及获得认定的低排放且燃油消耗量低的车辆,根据购置车辆不同可享受不同程度的减税、免税优惠待遇。2014年4月开始实行“新绿色税制”,购买混合动力汽车购置税和重量税全额免除,着重促进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化发展,其它新能源汽车也有相应程度的税费减免。此外,购买新能源汽车还能获得一定的补助金,2014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对绿色能源汽车导入促进对策费补助金(CEV补助金)计划投入300亿日元。[4]

  4.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与新能源汽车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善,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向,进而左右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程度。2010年3月末,日本共有极速充电站150个,《下一代汽车战略2010》中,计划到2020年建成普通充电站200万个、极速充电站5000个。

  5.协同开发

  日本十分注重“产官学”联合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日本的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于2009年组织了“革新型蓄电池尖端科学基础研究项目”,旨在研发电动汽车用的高性能蓄电池。该项目以京都大学和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为据点,整合了大学、研究机构以及代表性的汽车生产企业(如丰田、日产)、电池生产企业(如GS)共22家机构,以AllJapan体制研发面向2030年的革新型蓄电池。根据其中间评价报告,初期目标已经达成。

  6.国际标准化

  德国认为国际标准化是未来竞争力的源泉,强力推动国际标准化活动,在国际标准化领域取得了极大成功。而日本却因国际标准化的不足,在其原本占优势的市场失去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基于此教训,日本积极推动将其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制定的一些国家标准提升为国际标准,以确保其产业竞争力和市场地位。《下一代汽车战略2010》中,将国际标准化战略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并明确将推动蓄电池的性能·安全性评价方法、充电头·系统等的国际标准化。

  7.宣传引导消费

  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纳是促进其市场化的重要一环,所以日本很注重对新能源汽车的宣传。从1983年开始,日本宣传新能源汽车的“环保车世界”活动已经开展了20余次;日本政府也经常在学校和居民区开展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5]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1.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近年我国紧跟国际步伐,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和规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比如“85”期间,将电动汽车相关技术的开发列为国家级项目。2001年,科技部启动“863”计划,确定了“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2009年《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战略。2012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将纯电动汽车发展作为主要战略目标。2014年,发布《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等等。

  我国新能源汽车经过近10年的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行,基本具备产业化发展基础,电池、电机、电子控制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步,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开始小

  

篇四: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工业化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日本不仅在经济规模上成为世界第二大国,而且在工业技术装备、高精尖产品加工能力、产业结构等方面均居世界前列。进入21世纪,日本经济出现低迷,GDP增长率明显下降。但增长速度下降并不等于经济实力下降,日本作为世界经济第二强的地位并未动摇。日本工业化的发展经验,对于加速我国工业化发展的步伐,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标签:日本;工业化;发展;经济

  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日本工业化发展的初期,这一时期日本的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并奠定了一定基础。二战后,日本工业遭到重创,但经过战后十年的恢复和发展,工业经济重新复苏。20世纪中叶,日本工业经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在历史上日本称为“经济高度成长期”。70年代末,由于能源短缺、环境制约、商品生产能力过剩,工业发展步伐放缓。这一时期,日本政府开始着手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日本工业很快走出低迷,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进入21世纪,日本经济出现低迷,GDP增长率明显下降。但从经济实力来讲,日本作为世界经济第二强的地位并未动摇。日本工业化的发展经验,对于加快我国的工业化发展步伐,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1日本工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

  1.1政府重视科学技术立国

  自1868年明冶维新起,日本就将教育发展确定为学习西方,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目标的重要战略。为提高日本国民的素质,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1871年明治政府成立了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的教育,开始逐步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教育的发达使日本国民的平均素质得到提高,使日本民族成为了世界上最勤奋的民族之一。可以说,教育是日本经济强大的重要基础。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逐步确立了科学技术立国的新战略,通产省在《80年代通商产业政策构想》中明确提出了技术立国的的方针。

  1.2政府有效的宏观调控和适时的产业机构调整

  在工业发展的道路上,日本十分注意适时地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比如1974年,日本政府针对国内工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发展短暂停顿的情况,提出了《产业结构长期设想》,重新确定产业结构政策,引导资本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1996年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的报告和1997年内阁会议确定的“行动计划”,具体指明了信息技术、新的制造技术、环境保护、新能源和节能等15个领域是日本21世纪的新增长领域。

  1.3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但却忽视了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致使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爆发了危及公共健康的严重环境问题,包括汞中毒(水俣病)事件、镉中毒(痛痛病)事件和氧化硫吸入(四日市哮喘)事件。环境公害使人民的生活环境恶化,健康与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同时也限制了设备投资的进一步扩大,阻碍了日本工业化的步伐。20世纪60年代,他们意识到这一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措施,通过环保立法,政府引导等措施使日本在经济恢复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2日本工业化发展经验带给我们的启示

  2.1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走工业化道路,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发展教育,开发高新技术。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传统产业仍占有较大份额。传统产业污染大,消耗高,如果不加强技术改造,就会挤占新型工业发展所需的环境与资源。因此,推进工业化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技術在生产力中的作用。

  2.2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在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必须加快改革,减少行政干预,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政府通过制定重大发展战略,推行宏观经济政策,加强产业引导,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优化行政环境来推动工业化发展。

  2.3要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中国工业化面临着与日本同样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各种问题,因此中国应学习日本工业化发展中的环境治理经验,不能象以前那样先污染,后治理。应该走生态文明的工业化道路,加强环境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现有的环境立法,加强环境治理,呼吁全民节约能源,鼓励清洁生产和资源的再利用。

  参考文献

  [1]云冠平.日本的工业管理[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86,(2).

  [2]完户智雄,朱世南.日本工业发展与科技政策[J].科技导报,1986,(3).

  [3]金泽浩一.日本工业发展中金融系统的作用和特点[J].上海金融,1987,(7).

  [4]刘源张.日本工业发展的经验[J].管理评论,1989,(1).

  [5]任吉.日本二元经济转换时期的产业结构变化与相关政策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08,(6).

  

  

篇五: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尤其是为了实现科技立国的经济战略和知识密集化的产业政策日本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继续加强它在经济运行中的宏观指导作用使以知识密集化为中心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果原来以大量消耗能源资源的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正在向以高科技产业如电子计算机信息新能源生命科学宇航海洋开发新材料等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日本已成为一个能利用高科技大量制造并出口具有国际竞争力产品的世界经济强国

  美国、日本产业政策:比较分析与启示

  李远作者简介:李远,男,河北人,1966年7月生,中共党员,管理学博士,高级经济师,硕士生导师。曾任惠州学院后勤集团总经理、党总支书记、工会主席。兼任华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惠州市博士协会秘书长;惠州市理论教育宣讲团及市委宣传部讲师团特聘专家;广东省经济学会、农经学会会员;惠州市科协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外向型经济管理、金融理论与政策。曾担任金融机构法人代表、总经理等职务,系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市级课题十余项,参与惠州市“十一五”发展规划研究;在《经济体制改革》等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二部。曾被评为惠州学院优秀共产党员;惠州学院科研积极分子;广东省高校伙食管理先进个人。内容提要:现阶段,在吸取美国、日本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应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进行调节,同时辅之以宏观政策,尽快使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即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关键词:美国日本产业政策启示一、美国政府的产业政策分析美国是一个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崇尚自由竞争和依靠市场机制管理经济。强调进行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反对采用微观经济政策的干预,所以美国政府对产业政策的制定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鲜明的美国本土色彩。不是从制定产业政策人手,而是在贸易政策、科技政策上大做文章,推动企业兼并改组、加强管理,并充分发挥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的灵活机制,从而不仅为高技术产业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国内外市场环境,而且为传统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美国是崇尚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在绝大多数领域的生产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是美国经济实力保持世界领先的关键因素。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不可忽视。无论是农业技术进步还是原子技术的开发,美国政府发挥了宏观调控的作用。1955年由政府提供的“研究与发展”费用达62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世纪60年代后都保持在22%以上。80年代以来,20面对美国经济的颓势,美国历届政府虽然表面上仍奉行自由贸易的原则,但保护主义色彩不断加重,以减轻国内产业竞争压力。1985年里根政府宣布“贸易政策行动计划”,其核心内容是变自由贸易为“自由和公平贸易”,目标在于保证外国市场对美国开放,保证美国获得更多的出口机会。1988年美国国会通过“综合贸易与竞争力法案”,授权总统对贸易对手不合理或不公平的贸易做法,可单方面采取制裁措施,这就是所谓的“特别301条款”1989年布什政府制定了。“国家贸易政策纲要”,单方面宣布有关国家为“重点观察国家”,迫使对方向美国开放市场。克林顿执政后,出台了《国家出口战略》。克林顿政府的战略贸易政策主要是指运用出口补贴、优惠税收、进口壁垒等措施,扶持本国战略性产业的成长,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谋取规模经济收益。克林顿还鼓吹所谓“公平贸易”新原则,通过软硬兼施的办法来为美国的产品和服务寻找出路,借机劫掠他人的市场份额和工业利润。长期以来,美国政府对经济产业的国际竞争并不十分关注。直到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才于1983年成立了总统竞争力委员会,负责监督美国产业竞争

  力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提出了“通用的产业政策”,肯定了对新企业提供公共支持可以产生效益,但这种支持必须是“通用的”,而不应当是给予特定的产业或富裕的投资者以贸易和管理方面的优惠和保护,而应支持基础性的研究和开发,或者支持开办新企业的企业家。在美国,大约有四分之一的经济活动是由政府经营或监督的。美国政府对产业的扶持作用最明显体现在对农业和科技产业的扶持上。在美国联邦政府机构中,农业部专门负责农业支持政策的拟定和管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二战后的30年时间里,农户收人低于全国家庭的平均收人,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政府通过价格保护、直接收人资助等政策,使农民收人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1985年以后,农户收人超过了全国家庭的平均收人。20世纪90年代,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美国联邦政府制定了高科技产业政策,把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放在突出地位,把信息产业作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并为此放松了反托拉斯法,允许公司之间合作开发新技术,政府设立专项信贷基金从财政上支持企业技术改造。通过政策导向,直接或间接增加科技投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尤其是发展新兴的信息产业,是推动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又一重要因素。二、日本政府的产业政策分析日本是世界上最早致力于产业政策制定与产业结构设计的国家,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日本的产业结构调整更多的是通过产业政策的引导来实现的。日本政府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干预程度很强,其干预的主要手段就是提出明确的产业政策。日本的产业政策被认为是市场经济国家中独树一帜的宏观经济政策。运用科学的产业政策来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日本经济发展中国家干预的主要表现之一,它为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日本在世界各国中成为以产业政策成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典范。在日本外向型经济初始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是依靠政府通过制订和实施产业政策来实现的。产业政策是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1946年,日本政府提出了“倾斜生产方式”为主的产业复兴政策。其实质是通过解决能源、动力等部门制约从而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通过倾斜生产方式政策,日本的基础工业部门实力得以壮大,为其以后的重化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倾斜生产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封闭的国内资源开发和产业保护政策,受日本自身资源禀赋状况的制约。随着1949年道奇路线对日本经济的矫正,日本重新获得了进人世界市场的机会。20世纪50年代初期,日本政府制订了“产业合理化政策”,提出以钢铁、煤炭、电力和造船四大产业为重点,通过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来降低基础工业成本,大力刺激民间企业对现代化设备的投资,使劳动生产率在1951—1955年期间提高了76%。20世纪50年代后期,日本产业政策重心从基础工业转向新兴工业。政府开始有意识地支持和培育支柱产业和出口导向产业。1955年,日本加入了关贸总协定,开始了贸易与资本自由化进程。日本政府提出发展利益较大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政策。1955年至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经济进人了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在赶超目标下,日本产业政策目标是实现重化工业化,增强企业竞争力。为此,日本实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产业政策。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以追赶欧美发达国家为指导思想,确立了“贸易立国”战略,对工业部门实施重工业化和化学工业化,产业政策的思想是推进重化工业化。产业政策的中心目标是尽快适应逐

  步开放的国际经济体系,实现产业结构高层次的转变。通过重化工业的发展,日本实现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英、法、西德,成为第二经济大国。日本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紧密相连。日本政府始终以“贸易立国”为基本国策,把扶植本国企业,提高其竞争力,振兴出口作为推行产业政策的出发点。产业政策的制定以“贸易立国”战略为决策依据,因此,产业政策是实现“贸易立国”战略的重要手段。“贸易立国”战略分为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鉴于资源贫乏,1945年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先是推行了进口替代战略。60年代中期后,重化工业已相当成熟,而且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迅速成为了出口主导产业。进口替代战略转向出口导向战略,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日本的这种产业政策是超常规的,它没有选择比较优势产业,而是选择了潜在优势产业。这种超常规性恰是日本产业政策成功的原因之一。20世纪70年代受环境和石油危机的影响,日本政府开始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越来越重视推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强了以节省能源与促进替代能源为两大支柱的能源政策,使得日本能够顺利克服因石油危机造成的困难。20世纪80年代日本产业政策理念是创造性知识集约化,重点是加强自主的技术开发。日本政府在《80年代通商产业政策构想》中提出来“技术立国”的方针,这意味着日本决心实现科技发展战略的目标。1986年的《21世纪产业社会的基本构想》中首次提出了日本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是国际协调化和创造性的知识融和化;产业政策主要目标是适应国际协调化的结构调整,提高产业和企业的灵活转换能力,确保就业流动性,维持地域经济活力等。从80年代开始,政府在提出产业结构知识密集化要求的同时,大幅度增加科技投资,主持或参与重点科技领域的科研工业,建立企业、大学、政府三位一体的“流动科研体制”。在日本政府的产业政策推动下,经过不断调整,日本的产业结构达到了比较合理、先进的程度,其产业的应变能力迅速增强。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从产业角度看,不仅涉及到产业客观正确规划,也涉及到政府产业政策行为本身,以及促进高新产业发展的环境建设。1994年6月日本政府提出了“新技术立国”的方针。1995年日本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日本经济结构改革思路》。1999年又提出了“产业技术产业创新基本战略”,加大创新产业的力度,促进风险企业的发展,拉动21世纪日本经济发展。虽然日本政府提出了“新技术立国”等方针,但是由于泡沫经济崩溃以后,日本经济陷人了长期萧条的局面,整个日本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进程被迫推迟。三、美、日两国产业政策的不同特点(一)在产业政策目标上,美国仍是市场自由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美国联邦政府并没有明确的经济增长目标,相对而言,宏观经济的稳定更为重要。与此相反,日本政府的产业政策最大目标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明治时期政府提出的“富国强兵”“殖产业兴”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的目的就是要加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二战以后,日本的工业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等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日本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加速经济增长,摆脱经济落后状态。可以说,日本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成功经验,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二)在实现政策的手段上,美国很少直接运用行政手段达到政策目标美国即使使用经济手段也比较谨慎,以防止被支持行业和部门形成对政府的依赖,从而妨碍市场的公平竞争。与美国相比,日本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要强得

  多,对计划重视程度也比较高。日本政府以强有力的计划和产业政策对资源配置实行引导。日本战后的工业生产、对外贸易史可称得上是一部国家干预史。战后经济复兴期,日本政府的“倾斜生产方式”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此后,日本政府干预手段由直接的行政手段改为间接的经济调节,但政府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前提下仍保留了广泛的计划调节措施,包括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如经济复兴、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等都要通过计划加以量化,以保证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的顺利实现。(三)在产业政策的重点领域上,美日两国区别较大美国政府的作用多局限于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领域,以及其他公共性较强的产业领域,如农业、交通运输、科学研究等。政府也侧重于扶持薄弱的产业部门,从而起到协调促进各个产业部门发展的作用。日本的产业政策实际上主要是工业政策。从日本政府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看,其着眼点多集中在工业部门,“重点生产方式”“重化工业化”“国民经济倍增计划”等政策都是支持和保护、、主要支柱工业。尤其是为了实现“科技立国”的经济战略和知识密集化的产业政策,日本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继续加强它在经济运行中的宏观指导作用,使以知识密集化为中心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果,原来以大量消耗能源、资源的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正在向以高科技产业(如电子计算机、信息、新能源、生命科学、宇航、海洋开发、新材料等)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日本已成为一个能利用高科技大量制造并出口具有国际竞争力产品的世界经济强国。四、启示通过对美国、日本产业政策的研究分析,笔者认为: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适应世界市场、国内市场的发展要求,应根据我国的经济现状和世界经济发展动态,选择适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与模式。现阶段,在吸取美国、日本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产业政策调整应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进行调节,同时辅之以宏观经济政策,尽快使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即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一)我国产业政策调整应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在目前我国市场格局的条件下,政府应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美国、日本的经验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应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导向进行调整。我国应该发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优化和配置经济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进而提升我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二)进一步完善推进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产业政策是一个系统,财政、信贷、价格等经济政策及工商管理都与之相互关联,因此,加强产业政策与其他各种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至关重要。只有充分发挥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土地政策、环保政策等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发挥系统功能,宏观调控才能真正取得实效。国家发改委会同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了产业政策和价格政策相配合措施,两项政策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要继续研究探讨产业政策与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外贸外汇政策、投融资政策、土地使用政策、价格政策、对外经济合作和贸易政策的协调配合方案,建立相互之间长期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发挥政策的综合效力。(三)产业政策调整应以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为目标经济全球化实现了世界资源的最优配置,它使得跨国企业能够利用世界任何地方的资金、技术、信息、管理和劳动力,在任何地方生产产品,并且把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往任何有需求的地方。在这场竞争中能够保证不断增进我国国家利

  益、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惟一选择是提高国际竞争力。在全球竞争中,只有不断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才能确保经济的持续繁荣。因此,在调整产业政策中,应当以这次经济结构调整为契机,抓住当前发达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中产业国际转移的有利条件,树立我国在一些传统产业方面的竞争优势,促进国际竞争力的全面提高。(四)“WTO后过渡时期”的产业政策导向在“WTO后过渡时期”历史背景下,中国经济必须走出一条新型的经济发展之路。产业结构调整应以市场调节为主,并同时辅之以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为特征的产业调整模式,具体政策导向是:首先,积极调整农业结构。针对现阶段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应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发挥比较优势,合理配置土地、水、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大力发展农业基础设施,体现规模经济,发展特色农业,促进我国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体系和现代服务业的结合;大力开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努力消除农村的隐蔽性失业,使劳动力向农产品的深加工工业转移,大力推进农民技能培训,进一步推动农业内部及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合理化、高级化。其次,加快传统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是实现我国工业化的重要标志。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过渡,将知识经济的发展与传统工业的改造结合起来。要大力加强支柱产业的发展,努力培养主导产业,加快传统工业结构调整向现代工业过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为产业的技术升级、合理化组合提供人才保证。第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以金融、保险、咨询、信息、旅游、房地产和高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应加大资金、技术的投人,以提升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三产业可以大量吸收传统农业和传统工业分离出的劳动力,大力发展教育,进而才能大力发展金融、保险、旅游、房地产等,从而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做好优质高效服务,促进农业、工业等合理化、高级化,最终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参考文献:①中国白皮书:关于中国政治经济情况与发展趋势的报告[R]北京:改革出版社,1998。②郑伟民衰落还是复兴[M]业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③王允贵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经验与启示[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10)。④李林杰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经脸借鉴[J]日本问题研究,2001,(2)。⑤谭力文,秦仪美日跨国经营模式比较与借鉴,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5)。⑥USGovernmentPrintingOffice1990-1999EconomicReportofthePresident⑦NeilBruce1998PublicFinanceandtheAmericaEconomyAddisonWesley⑧DouglasKnoop1997AmericanBusinessEnterprise-AstudyinIndustrialOrganizationUniversityofManchesterpress.

  

  

篇六: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经济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富晶西安财经学院【摘要】笔者在本文中分析了日本经济产业发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日本经济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以期对广大读者有所借鉴参考。【关键词】日本经济产业发展启示近年来,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取得飞速发展,原因之一就是正确地选择了经济主导产业,并着力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带动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笔者认为日本经济产业的发展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一、日本经济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1.制定科学的中长期经济发展计划。日本虽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并未排斥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引导与调控作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日本对各个时期政府预期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战略重点特别是政府拟重点扶植的主导产业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成为政府制定其他各项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其对日本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增长,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起到了重要的政策导向作用。例如:日本制定的“国民所得倍增计划”,提出了10年间实现国民收入翻一番的战略目标,结果提前3年完成。日本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经济计划,强调把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作为产业战略重点,克服“资源小国”的脆弱性,走“技术立国”的道路,对于适时推进日本现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2.全力扶持战略产业发展。日本经济产业发展最突出特点是以

  产业政策为中心,运用各种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全力扶植战略产业和大企业的发展,使之以强劲的国际竞争能力,实现赶超欧美经济大国的长远战略。在战略产业选择方面,根据动态比较优势的经济学原理,优先确定扶植钢铁、石油化学、合成纤维、汽车、产业机械、家用电器和电子设备等重化工业。日本产业政策的核心是在充分调动企业竞争活力的基础上,坚持官民协调,“活力活用”为保证战略产业的发展而由政府实行必要的行政干预,因此它是对国民经济实行间接管理的有效手段。以素质优秀的经济官僚为中心,通过各种形式的审议会,坚持官、产、学三结合,在充分交换信息和协调的基础上,进_______行比较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决策,是日本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的重要方式。“政策金融”是贯彻日本产业政策的重要手段,产业政策的核心是把有限的资金和外汇优先分配给战略产业,以求保证发展重点。日本的产业政策是国家过渡时期的赶超政策。这种政策既重点突出,又在总体上比较协调,照顾到了各个时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既立足国际观点,又适应国内经济发展的具体条件;既有连续性,又对围民有较强的说服力。3.利用政策实现经济产业结构升级。根据不同时期国内产业发展的状况与面临的国际环境,适时提出符合本国国情的阶段性产业政策。是日本产业结构实现高度化的重要经验。上世纪六十年代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通过财政投融资、税收特别措施、外汇配额、低

  息贷款及技术引进审批等,实行对钢铁、石油化工、汽车、造船等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主导产业、战略产业各种扶植和保护政策。同时,还确定以发展本国太平洋沿岸地带作为战略布局重点,产业技术政策上提出要实施以技术引进、模仿加改良为起点的技术革命战略等,对当时加快其实施重化工业步伐、迅速缩小与其他发达国家的技术差异并最终成为世界技术强国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的产业政策更多从政府诱导、间接指导的角度,推进产业结构由重化工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转换,鼓励高技术产业研发及实行对计算机、集成电路等个别行业的扶植措施,对促进产业结构从重化工业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也起到了积极作用。4.重视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日本在很长时期实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和创新,十分重视对技术研发的经费投入,并采取强有力的政府主导方式积极扶持重点领域、重点专业的高新技术攻关。终于确立了其在世界的科技强国地位。以技术研发投入为例,研发经费投入占其当年GD。的比重逐年提高,同期全国从事研发的技术人员加倍增长。由于高度重视技术引进与开发创新,技术进步对日本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同时,日本十分重视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努力促进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当前,日本各种职业技术教育、高等学校教育迅速发展,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从而既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大量所需的各类人才,又使国民素质得到普遍提高。

  二、日本经济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1.要科学定位政府职能作用。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大,政府应当适时解决好自己的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努力建立高效、透明的政府管理体制,进一步提高政府制定和实施政策的能力和水平。政府在制定具体的产业政策时,应当鼓励竞争,淘汰落后,提倡效率,不断提升整个国家产业的竞争力。与此同时,要切实提高低收入者、失业者、伤残者及老人和儿童等消费支出水平,确保整个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2.要充分发挥经济政策对经济的调节引导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还很短暂,市场机制对资源要素的基础性配置作用还不完善,加上市场机制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缺陷,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应不断改进并完善政府计划、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的宏观调控作用,更有效地发挥政府的中长期计划及产业政策对经济生活的引导与诱导功能。3.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目前,我国尚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努力提高工业化特别是制造业的装备水平,仍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面临的艰巨任务。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既要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又要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市场前景好、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重视发展大量吸收劳动力就业的各项服务业,不断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以加快工业化的进程。同时,要实行产业倾斜政策。在技术引进时,要从总体上对自己国家的生产要素现状、市场规模、社会文化环境、

  吸收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考虑,突出重点,多渠道、多形式引进适用的先进技术;要明确社会经济发展的日标,全方位地选择适用的关键技术要重点选择先进适用的技术,优先发展某些产业,以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目标的最佳综合效益。4.要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目前,我国的科技教育总体水平与日本等发达国家仍有不少的差距,必须按照实施“科教兴国”的总体战略部署,高度重视科技进步与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并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及各种专门人才、创新人才;积极发展包括城乡体育、文化、医疗保健、社区公共服务等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提高人民的健康文化素质;克服“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始终把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自然资源、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摆在突出位置,真正走出一条经济增长速度快、生态环境好的可持续发展路子。三、结语总之,日本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的确有其独到的经验。就经济发展模式而言,目前我国与高增长时期的日本确实存在某些相似之处。只要我们科学的定位政府职能作用,充分发挥经济政策对经济的调节引导作用,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就一定能够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跨越发展。参考文献:金明善.《日本现代化研究-日本现代化过程中的经济、政治、

  

篇七: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幼稚产业保护政策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启示

  摘要: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处于发展初期,存在多方面问题,如技术水平不高、对政府过度依赖等。因此,制定这一幼稚产业的保护政策还面临诸多挑战。本文从幼稚保护理论出发,结合日本在汽车、电子、农业等幼稚产业保护范式中的经验,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产业政策提出一些建议。

  一、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1791年,美国经济学家、第一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在《关于制造业的报告》中首先提出幼稚产业保护理论(InfantIndustryTheory)。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将这一理论发展和完善成体系。李斯特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强调,在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要想培育发达的工业,就必须对尚且幼稚的工業加以保护,而保护关税、国内竞争、科技和教育是保护幼稚工业和培育生产力的主要途径(袁炜博,2004)。因此,幼稚产业一般是指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但是具有潜在的比较优势,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护能够成长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

  二、日本幼稚产业保护范式

  日本作为世界工业强国,在发展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采用了各种幼稚产业保护政策,使其本国的钢铁、汽车、造船以及电子行业等新兴产业顺利度过了幼稚期,在短时间内赶上了欧美国家的发展水平。日本的幼稚产业保护政策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1、早期保护性关税较高;2、法律法规完善;3、给予企业支持、鼓励企业竞争;4、加强非关税保护方式。

  三、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

  作为未来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新能源汽车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其中,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作为最早开始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分别从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开始就多次投入巨额资金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车研发。相比之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较晚,但政府重视程度高。在持续政策的引领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在高速发展背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

  1.新能源汽车核心关键技术水平仍然不高。作为新兴产业,技术水平一定是其竞争优势的最大体现。近年来,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锂电池开发已经处于国际较高水平,但核心关键技术水平仍然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2.过度依赖国家补贴不利于企业良性发展。自2009年至2015年底,中央财政已累计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安排补助资金334.35亿元。尽管目前已经施行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机制,但是按照“十三五”期间提出的每两年降低20%的标准,也至少需要3900亿补贴(杨裕生,2016)。

  3.产能分散,未形成规模。尽管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但是市场总量仍较为有限,同时销量也极为分散。2018年共有15家新能源车企获得生产资质,正在排队等待资质审批的新进入企业超过了20家。正如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志新(2017)所说,“我们是多少个产品和企业凑成了一个世界第一。”产能分散导致企业难以实现规模效应,严重阻碍企业成本的降低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四、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建议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目前已初具规模,相应的产业政策也需要做出调整。我国已步入产业发展的第二阶段,从最初的政策主导阶段进入到政策与市场相结合的“准市场阶段”。而这一过渡时期对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都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可以从日本过去的成功经验中得到一些启示。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制定与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1.幼稚产业保护需要适应国际市场,适应WTO规则。我国也许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将市场准入标准和要求转移到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的协会中,防止不合规企业乱入市场,形成产业发展中的乱象。另外,各级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该更加注意合规问题,合理援引发展中国家享有的WTO中关于幼稚产业保护的条款,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

  2.着力提高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我国目前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政策主要集中于新能源汽车本身,绝大部分的补贴政策都集中于购买环节,很少有对技术研发方面的政策支持,例如对于新能源车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等。而日本关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政策不仅关注汽车本身,还兼顾相关的基础设施及其产业化问题(曾耀明,&史忠良,2011)。

  3.动态保护,创造国内良好的竞争环境。产业保护政策最容易出现的弊端就是企业对政府形成过度依赖,导致产业竞争力低下,成为“长不大的幼稚产业”。虽然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业发展良好,但已经出现类似问题。针对这一问题,2018年2月,四部委联发《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与2017年相比,补贴标准更加细化,技术标准提高。另外,适当引入国际竞争也能够引导幼稚产业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取得进步。

  五、结论

  新兴产业的孕育和成长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密不可分。随着近十年来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力扶持,该产业正在从政策驱动阶段过渡为市场驱动阶段。而这一时期的政策尤为关键,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考虑如何在保护的同时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如何避免过度依赖政府扶持现象,如何突破关键技术,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等问题。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具体行情,给出了一些关于产业政策的建议,包括需要适应国际市场,适应WTO规则,需要着力提高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以及动态保护,创造国内良好的竞争环境等,旨在解决该行业目前出现的技术水平仍然不高、过度依赖国家扶持等问题。

  参考文献[1]韩炯刚,&曹丽娜.(2018).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研究.汽车维修(2),6-8.[2]李文策,白雪,齐亮,张祥,&冉纯嘉.(2018).新能源汽车新时代新征程:2017回顾及未来展望.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3]刘兆国,&韩昊辰.(2018).中日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比较分析——基于政策工具与产业生态系统的视角.现代日本经济(2).[4]杨芹.(2016).去配额下中国稀土行业出口的SWOT-AHP分析.(Doctoraldissertation,云南财经大学).[5]杨裕生.(2015).“十三五”电动汽车补贴政策必须改革.电器工业(5).[6]袁炜博.(2004).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学说介评.(Doctoraldissertatio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作者简介:旦增色珍(1997—),性别:女,民族:藏,籍贯:四川甘孜,职称:无,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商务英语(国际贸易)。(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篇八: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内容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行与迅速发展,中国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已接近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同时,国际上新一轮的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方兴未艾。如何抓住这次机遇建立起强大的制造业体系,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我国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融入产业分工的步伐,加大培育产业创新的力度;将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战略结合起来,整体上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日本,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

  一、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的理论发展综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际产业转移方兴未艾,如何更好地抓住这个机遇,提升我国的整体竞争力,是我们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指发达国家或地区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将产业(主要是制造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次发达国家或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带动东道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日本经济学家以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这个问题。关于国际产业转移欧美学者较早地展开了研究,日本学者后来追上,他们从不同角度出发,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阿瑟刘易斯(1984)认为,引起20世纪60年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因素,是二次大战后发达国家人口的增长几乎为零,而工业的增长速度又前所未有引致的非熟练劳动力的不足。刘易斯的观点,实际上是建立在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基础之上。由于当时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发生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因而影响转移的因素主要是上述两类不同国家间在非熟练劳动力丰裕程度方面的差别。

  弗农(1966)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则以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来解释产业转移现象。他认为,企业为顺应产品从新产品阶段到成熟阶段再到标准化阶段的生命周期的变化,而在要素丰裕程度不一的地区之间转移产业,以规避生产上的比

  较劣势。

  在产业区域转移的微观层面的研究上,邓宁(1976)用0-L-I模型来说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和扩张行为。他指出,产业组织决定的所有权优势,要素赋存结构决定的区域特定优势,交易成本决定的内部化优势,是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的主要原因。

  日本经济学家以发展中国家的独特视角,结合本国的实践经验。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这个问题。

  筱原三代平提出了著名的动态比较费用论。他认为,如果按照李嘉图的理论,发达国家将其重点工业放在重工业等收入弹性高的工业,而发展中国家只发展农产品等收人弹性低、技术进步率低的初级产业。这种国际分工持续下去就会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因此对日本来讲,如原封不动地接受这种静态比较成本学说,是无法赶超欧美发达国家的。从发展和动态的角度来看,对那些有发展潜力,又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产业,只要经过1015年的积极扶持,是可以成为强有力的出口产业,能够取得动态的比较成本优势的。

  在实践中,日本学者赤松要等人从日本国情出发,立足于东亚这一国际区域展开研究,提出了著名的雁行形态论。该理论反映了国际间产业转移由消费资料产业向资本资料产业、轻工业向重工业、原材料工业向加工、组装工业演化。这种结构演进趋势,同工业先行国突破一国限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结构调整的趋向吻合。国际产业转移实际上是工业先行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种手段。小岛清(1979)提出边际产业扩张论,修正并完善了雁行形态论。

  我国学者对产业区域转移的研究,由于实践的滞后,还处于初始阶段。卢根鑫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品价值构成的角度出发,认为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在于重合产业的产品技术构成相似而价值构成相异,这样导致了产业从高成本国家和地区转移到低成本国家和地区(卢根鑫,1997)。陈建军认为,中国现阶段出

  现的产业区域转移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市场的扩张、产业结构的调整、追求经营资源的边际效益最大化以及企业成长的需要。

  这些理论从不同的层面解释了国际产业转移问题,但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才能解决目前的一些问题,不能孤立、片面地模仿。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大的发展中大国,不是所有产业都能套用国际经典理论的模式。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应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更深入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同时,建立竞争优势,对于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要大胆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同时结合中国国情,将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整合结合起来,建立有利于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国内区际产业转移模式,提升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在下文中,笔者将借鉴日本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一些建议。二、日本承接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动因二战后由美国实施的道奇计划。为日本经济复苏提供了充裕的资金和技术;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使日本得到了大量美国的军需订单,国内需求严重不足的状况得到改变。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固定汇率制为日本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使日本的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的政策效力大大加强。美日之间的不对称合作使得日本产品在美国市场长驱直人的同时有效地保护了相对软弱的国内市场。

  20世纪5060年代,日本政府通过《外资法》、《外汇法》、政府资金、租税特别措施等产业政策的实施,成功地将吸引的海外投资及国内的私人资本引向大型工业设备领域。凭借积极的设备投资,日本经济的产业结构迅速转化为以高附加值生产领域为核心的结构形式。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日本经济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之快,无论是从整个产业还是从制造业,日本产业结构的变化系数都远远高于欧美主要国家,说明其结构变化剧烈。

  并且,在制造业比例居高的条件下(1960年制造业附加值占GDP比重为33.8%),转向了具有高附加值生产率的金属工业、化学与机械工业,即形成了以重化学工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

  日本广泛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引进速度成几何级数增长的强劲增长势头,其中80%以上是基础工业技术,主要来自美国,也有西欧和其他地区的。日本从引进的技术中广泛吸取各国之长,并且加以消化、吸收、企业化,迅速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日本在继续大量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同时,加快本国独立研制工艺技术的步伐。技术革新取得的突破新进展。这一点对日本从经济上、技术上全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起到决定性作用。

  在经济高增长期,日本的出口产品结构也随之做出了快速反应。最初,纤维制品、棉制品等天然纤维以及杂货制品所占比例很高(20世纪50年代初该项出口额构成比为13.7%,20世纪60年代后期该比例缩减为3.9%),而后重心转移向钢铁制品、船舶等重化学工业,并向机械、电子器械领域广泛延伸(20世纪50年代初该项出口额构成合计为35.5%,20世纪60年代后期该比例增至52.8%)。这一变化意味着日本出口主要集中在需求收入弹性高的产品领域。三、日本制造业产业国际转移的演进20世纪6070年代,日本的钢铁、电力、机械和石油化学等基础工业设备投资向巨型化、大容量化发展,增强日本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日本独创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日益增多,在民用消费品领域(特别是高档家用电器等)尤为明显。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在生产技术上达到了世界水平。1965年以后,日本的对外贸易继续大幅度增长,在对外贸易方面已基本上可保持顺差局面,并呈稳定增长趋势。外贸顺差的结果导致了日本资本输出的迅猛增长。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日本资本输出主要集中在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投资范围遍及轻纺、化学工业等,由于日本资源匮乏,缺乏重工业发展所需的矿产品,所以,对采矿业的投资比重最大。日本向矿产资源丰富的第三世界国家转移先进的采矿技术和资金,再将生产出的矿产品返出口到日本国内,扶助重工业的发展。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企业对海外的直接投资开始快速增长。这其中包含了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尼克松冲击、石油危机、总需求增长的减速使日本国内

  维持高速经济增长的条件逐渐丧失。日本重工业遭严重打击,耗能型的重工业向节能型改进,同时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下降。劳动密集型的组装加工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上升。二是由于贸易摩擦,如北美和欧洲汽车市场的案例,而将生产转移到海外。三是由于日元汇率走高而将生产向海外转移,特别是电气和电子产品的生产商,为寻求高质量、低成本的劳动力纷纷将生产转移到东南亚和中国。四是为了开拓需求增长潜力大的市场(如中国)而将生产设施转移到其他国家。这一时期日本的海外直接投资大部分流向北美和欧洲。

  20世纪80年代,随着日本人口高龄化社会问题加深,劳动力老化现象日趋严重,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消费品市场增长乏力,日元升值且在国际汇率市场上币值极不稳定。上述种种因素导致老的组装加工业在日本渐失生存与发展的比较优势。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组装加工业开始加快向海外转移步伐,转移的方向是欧美和东亚。

  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直接投资的重心已转移至东亚和中国。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日本对欧美投资不断减少,对东亚投资却逐年上升。自1993年开始直接投资表现为清一色亚洲格局。日本对亚洲的投资虽然在整体规模上不如其在美、欧的投资,但始终保持比较平稳的上升态势。这是因为日本在美、欧的投资存量很高。日本对亚洲海外投资的案例数在整体上高于日本对美、欧的投资案例数。这就表明,由于近年来东亚各国经济飞速发展,东亚各国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政策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使得亚洲吸引日资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值得关注的是,日本对亚洲投资的案例数与日本对欧洲海外投资案例数的变化趋势成显著的反向关系。这可能是由于日本一改以往利用丰富廉价劳动力为主要目的的投资活动,开始转向偏重于注重亚洲需求的快速增长和转化。此外,以降低成本为目的的海外投资,在产品特色化分工、工序间分工方面获得了实质性发展,并有将部分产品设计、研发中心转移到东亚、中国的趋势,而非欧洲、北美。

  日本抓住世界产业革命导致的大规模技术,产业转移的机遇,吸纳了大量国际剩余生产力。同时走外贸主导型战略。扬长避短地实施了进口替代战略。带动国

  内产业链发展与延伸,较彻底地吸收消化了国外的先进技术,逐步减立起自己完善的工业体系。另外,在技术引进时,众多日本著名学者对本国经济进行了系统研究,避免了走弯路。选择先进适用的技术,脚踏实地地从模仿创新到技术创新。最终成为制造业强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国家或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价值环节上都成为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只有首先成为制造大国,才能成为研发大国、市场大国。现代科学技术强国都是从制造业强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产制造本身就是科技应用的过程,没有发达的制造工厂,新的科学技术就不能转化为最终产品,实现价值。四、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廉价的人力成本,特别是劳动力的成本和效率比,都使中国在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承接世界各国制造业的产业转移,一则可以解决大量就业问题,二则能够获得一定经济收益,三则多少能够汲取一些先进理念,这是大势所趋。

  目前,先进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和市场仍然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现在这种两头(技术、市场)在外,中间(生产)在内的发展模式毕竟是过渡性的,最终要在技术上领先,成为世界产业链条的上游,避免出现拉美化,但这需要时间。在中国没有能力在技术上获得世界市场的时候,一面发展在技术开发、市场营销、流通服务方面的能力,一面进行生产制造,在进行生产制造的同时,还要效仿日本将引进的先进技术的企业化而非简单模仿、改造作为重点,培育产业创新能力。

  纵观日本的现代经济史,几乎每十年日本的产业结构就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其中固然包括有利的国际环境、美国的扶持等外部因素。但日本政府制定颇具前瞻新型的产业政策,引导国家经济良性发展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因此,一方面,我国政府应调整产业结构政策,引导外资流向,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及区域产业合理布局。还应将优惠为主的引资方式,转变为以创造规范的商业环境为主的引资方式上来。另一方面,对于已经开始利用国际生产能力转移的企业,鼓励其进行技术升级。对于这些企业而言,最需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利用所获得的生产、管理、技术经验,摆脱依附跨国公司发展的局面,创立自己的品牌。这一步不仅需要企业坚持不懈地增加技术含量和发现市场利基,也需要国家从战略上确立产业发展方向,运用国家创新体系进行大力支持。另外,十一五时期国家将继

  续实施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部崛起战略,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支持力度,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格局也将有所改变:东部仍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规模最大的地区,但东北与中西部将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增长最快的地区。在区域的产业分布上也将由于不同地区的产业特点呈现出较明显的特色分工:东部将承接高技术产业及服务业转移,同时,要有意识地培育和促进我国沿海外资集中地区有特色的产业聚集区域的建立和发展。譬如,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之间形成比较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扬长避短,共同发展。中西部将承接重要原材料与能源及制造加工工业的转移;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珠三角将更多地承接配套性装备制造、电子通讯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如汽车、造船等国际产业的转移。

  总之,尽管目前我国制造业整体上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低端,附加价值比较低,自主研发创新的能力与我国制造业的规模还很不相称,但只要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加快融入国际产业分工的步伐,加大培育产业创新的力度;结合中国国情,将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战略结合起来,就能够整体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实力。

  

  

篇九: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因此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一定要有系统的创新战略在对自己面临的技术市场产业机会企业要在对自身的发展目标总体规划及技术能力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基本创新战略并对技术市场进行定位合理选择技术开发生产上市时机以及对配套组织与制度作出相应安日韩技术创新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文档源于网络本人编辑整理

  日韩技术创新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内容摘要]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探索了日、韩两国从模仿走向创新的经验,指出中国企业要根据自身体制特征、技术情况,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创新经验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策略,政府及社会也要为之创造相应条件。[关键词]技术创新,政府作用,企业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产业和企业间的竞争。一个国家只有拥有了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及产业,才能在竞争中取胜。近年来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资金、人力投入持续增长,人力资源的水平、层次也在不断提升,企业已逐渐成长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但科技力量有待加强。为了促进中国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本文将着重探讨日、韩两国的创新和强国之路,以从它们的经验中获得启示。日、韩两国虽然目前在国际上创新成果显着、国力强

  盛,但都经历了从落后走向繁荣,从模仿起步走向技术创新的过程。一、日、韩技术创新之路的相似和独特之处(一)日、韩技术创新的相似之处日韩两国的自然条件都不优越,经济基础原来也薄弱,都经历了从落后走向繁荣的过程。日本在明治维新前是个十分落后的封建小国,自然资源缺乏,人口密度大,可利用的土地少。韩国在1961年时还是个自给自足的落后的农业国,自然资源同样匮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及苏丹,不及墨西哥的1/3。然而这些资源劣势和压力反而刺激了日韩两国努力提高人力资本质量,高度重视产业的创新与发展,避开了很多发展中国家依赖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以日本为例,由于缺乏金属和其他原材料,为节省材料、寻求替代材料的努力使得日本企业成为世界陶瓷、复合材料及碳纤维的领军人物;能源的缺乏使得日本企业一向重视通过创新和发明降低能耗,石油危机出现时,日本企业反而在某些产业上开始占据优势;土地少的劣势使得

  日本发展出了先进的“及时生产”模式,成为其他国家学习的典范;同样在上世纪60—70年代,由于日元升值、人力成本提高等压力的出现,使得日本企业积极发展自动化及采取国际化生产作业,这些劣势及压力为日本企业维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提供了动力。2.日韩两国政府都发挥了强大的主导作用。日韩政府都注重根据国内情况,制定并推动产业发展计划的实施,直接干预产业活动。在教育和基础设施上持续投资,并应用出口退税、压低币值、与国外协商技术转让及限制国外产品进入等方式保护和扶持相关产业。政府在给产业提供相关保护的同时,也会有计划的逐步引进外国竞争者,以迫使企业尽快提升自身竞争力。如韩国政府和企业高层经常人为施加压力,对企业吸收国外技术方面提出艰巨目标,以加速企业的技术学习能力和速度。韩国的重工业、化学工业、电子、汽车、造船、钢铁和机械企业都经历过这样的危机制造过程,技术能力在短时间内都实现了大的进步。

  日本产业政策的核心是推动传统产业部门进行结构调整,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并把加速工艺创新作为改变产业结构,提高本国研发能力和生产率的重要环节。日本政府注重通过发布官方研究报告、与产业界及高校组成委员会举办合作研发计划、大型宣传活动等方式给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引导企业创新。除了经常通过“指示性”和“展望性”的计划向企业发出强度不同的信号外,日本还把退休的政府官员安排在私营企业的高级职务上,这使得政府的引导得以顺利进行。韩国政府与产业界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从而可以实现对企业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日、韩两国的大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相当重要,政府也大力地进行扶持。但相对而言,日本政府更多的是保护国内市场和提供行政指导,而韩国政府则对大企业提供了大得多的直接财政支持。韩国政府对财团实行的不均衡扶持造成了资源分配不当,一定程度上也妨碍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日、韩政府的作用强度和方式也在进行调整。

  3.大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日本在实施从明治维新起的模仿战略到后来的科技立国战略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创新成果都是由松下、三菱、本田、丰田、索尼、日立等大企业完成的。韩国大企业也不断研制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产品,目前韩国在海外获得的专利数量居世界第十位,企业科研人员每千人注册的专利数量居世界第一位。这些大企业在加快本国产业的技术学习中起到了主要作用。日、韩的中小企业研发能力明显弱于大企业,构成了制约整个国家技术创新发展的瓶颈。为了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日、韩政府通过立法、设立专门机构、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等方法进行扶持。4.相似的从模仿走向创新的战略。虽然两国发生的时间有先后不同,或者可以说韩国以日本为师,日韩的创新之路非常相似,都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从纯粹的技术引进、对引进技术的改良和本土化、高级技术的引进及其模仿创造乃至到自主性创造的转型过程。日本引进技术是在政府引导下有步骤进行的。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

  企业技术创新主要采取反求工程方式,按照这种方式日本改造了钢铁、化工、汽车等行业的生产技术,收到极其显着的效果。韩国企业则先后通过OEM和许可证贸易、ODM、与国外公司建立技术上的战略性伙伴关系、提高R&-D投入、收购国外一些高科技公司及其他非正式方式(如海外培训、雇佣国外人员)来促进公司技术的发展。日、韩政府主要通过提供补贴、市场保护、税收优惠及技术支持等方式鼓励企业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随着创新战略的改变,政府和企业都加大了研发投资,日、韩的R&D占GDP的比重都在增长,目前均已达到3%的水平。日本企业投入技术创新经费占全国研发经费比重稳定在73%以上,并有继续增加的趋势。企业在提高对引进技术的利用率的同时加大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并且技术引进的重点也开始转向原子能、飞机、宇宙开发、电子计算机、激光、光纤通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尖端技术,引进的技术处于开发期和成长期的比重有所提高。

  5.技术创新以市场为导向。韩国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是世界最快的。韩国对高新技术研发实行集中咨询和审议制度,根据市场需要确定研发项目,集中力量发展对国家经济拉动作用大和市场潜力大的项目。很多项目在研发初期便与市场挂钩,一有成果就能很快产业化、商品化。日本企业技术创新重点以适应消费者需求、讲求经济实效为主,绝大部分的资金和科技人员集中在与商品化直接相关的研究开发上。据统计,日本企业R&D投入中2/3用于过程创新,而1/3用于产品创新,这使日本更擅长于过程创新。6.相似的社会文化。日本地处与外界相对隔绝的岛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奇缺,自然灾害不断,因此产生了一种互相依赖、重视“人情”的民族精神,加上日本股东对公司决策的监督力度较大,决定了日本的创新是一种渐进式的技术改进。韩国的道德规范则是东方的家庭和集体型的价值与西方实用、经济目标型的混合体,它强调教育、家庭、和谐的人际关系、行动和纪律。加上

  朝鲜战争的影响、强制性的军事服务等环境及制度使韩国人养成了勤劳守纪的工作习惯,这些都是技术学习的先决条件。(二)日本企业创新的独特之处企业技术网络是日本企业创新的特色。日本顶尖创新公司如索尼、佳能和丰田等除了在企业内部加强知识共享外,还尤其强调利用大量正式与非正式的手段,在金融集团和企业系列内部开展风险共担的长期创新。日本企业还很擅长通过与政府的研发网络,海外的实验室及其他公司的合作来获得重要的知识来源。大公司建立起全球技术信息收集系统,以尽快将新技术融入产品中,并从生产阶段快速过渡到市场营销推广阶段。日本企业在创新时,还特别重视从研发到生产的无接缝转移。与很多西方企业不同,日本企业把工厂生产作为真正创造价值的地方,研究是为了实现设计和制造能力。企业通过在职培训和轮换,制度化的将工程师从开发部门转移到工厂制作现场,以使每个研发人员懂得技术的要素和制造的要求。有的企业要求研究人员在研发早期提供技术

  样品,在企业内部寻求业务部资助,以使研发人员养成尊重生产、研究面向设计和制造乃至市场的思路。日本企业在考察项目创新绩效时,着重考虑它对企业发展的整体效果,而不是该项目自身的效益/损耗结果,以此来鼓励各业务部门、项目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二、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启示(一)国家和企业间的竞争是高级生产要素的竞争通过对日、韩强国及创新之路的介绍,可以知道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等初级生产要素对于企业和国家的竞争优势影响远远不及高级与专业性生产要素。特别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只有拥有了高等教育和技术型人力及各大学研究所等高级生产要素的国家和企业,才能够在技术创新及竞争中建立强大而持久的优势。这种结论也被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三次经济追赶所证实。

  中国目前的教育水平、人才素质和发达

  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也远远不能适应技术创新的要求。中国的教育投入一直没有超过GDP的%,而美国1999年的教育投入就达到7%。当今绝大多数国家教育的主要投资者是政府,居民负担的比例世界平均不到8%,而中国2002年教育投入总量中,国家投入占%,社会投入占%,个人投入占%。所有学级中个人都是教育投入的主力军。国家投入教育经费不足,除了会造成贫困学生辍学,也可能会使教育产业畸形发展,更会影响到国民整体素质乃至国家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二)政府的扶持必不可少技术创新的公共产品性质、溢出效应及不确定性,决定了政府对技术创新扶持的必要性。鉴于中国目前的技术现状,首先应确定以模仿性创新战略为主,同时要采取财政、金融政策及政府购买等措施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政府应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增加对前瞻性技术的研究,为实现自主研发和技术突破建立基础,这点非常重要,它已经为日本的经验教训所证实。日本在早期大多采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方式

  来实现技术进步,随着技术追赶过程的基本完成,欧美对知识产权的日益重视,日本不再能够主要依靠外来技术来实现技术发展和经济增长;对有发展前景的技术自主研发能力的明显不足,使得日本大多数在国际上有技术优势的领域主要表现在接近于成熟期的老商品中。另外随着日本产品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以技术引进为基础的市场驱动型研发模式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韩国近年来的技术创新战略的改变也同样来源于类似的境遇。政府除了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外,还要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促使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间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大力促进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为了提高本国的生产要素质量,政府还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基础设施。如破除通信行业的垄断,促使其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降低收费标准,以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及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为了实现人才在全国范围内有效流通,特别是流向有科技实力的大城市,要尽快改革户籍制度,控制房地产价格,增加对生活基础设施的投

  入,给创新的实现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国家应加强立法,强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搭建技术创新信息平台,高科技开发区、科技园区及孵化器要注重提高质量,尤其是加强软件、服务方面的建设,要切实结合企业需要,向企业提供技术、信息、金融、法律等方面的服务。地方政府也要认识到政策措施在弥补弱势、发挥优势上具有重要作用。地方政府政策的重点应放在积极为企业创新创造有利环境,在促进产学研合作中发挥引导及纽带作用。(三)转变观念,在全社会建立起尊重、勇于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目前中国存在着创新意识较弱及保护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的问题。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创新存在着“神秘化”、“专家化”的认识误区,不愿创新或停留在外观设计的创新上,真正的核心和系统创新则较为缺乏。教育体制僵化,忽视创新教育,学生缺乏创新精神。社会上假冒、盗版等现象屡禁不止,大多数民众缺乏对知识产权的尊重,这些都

  使得法律的执行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因此,除了加强立法,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外,更重要的是要转变社会观念,树立全民尊重创新、保护产权的意识。要在全社会大力开展知识产权教育,提高全民的知识产权意识。要从小学开始,加强对学生进行知识产权教育,这已经成为国际上一些国家的共识及实践。日本的知识产权教育是从小学课堂开始的,贯穿于整个国民教育的始终。韩国180个学校建立了发明实验室,积极开展和指导以“促进学生创新”为主题的各项活动。韩国知识产权局确定了许多发明教育模范学校,每所学校每年给予1100万韩元的资助;韩国每年举办一次学生发明展览会,并将每年的5月20日作为“发明日”,以强调创新和知识经济的重要性,培养全社会的发明和知识产权意识。中国当前只是在部分高校开设知识产权专业,这使得知识产权教育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应该把知识产权教育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去,学校教育也要改变传统的灌输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观念改变对经济的影响是

  长期和缓慢的,但也是深层次和持久的,在它们之间有着复杂的互动关系,通过大量的舆论宣传,学校教育及经典示范等做法,对创新精神及产权保护意识的培养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四)对企业创新的启示企业在中国已成为创新的主体,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国有企业创新投入虽高,但创新产出率在各类企业中居于末尾。由于体制的优越性,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受到资金、人才、观念及宏观政策环境因素的制约,整体技术创新能力较差,产品附加值低,部分要依赖价格竞争的方式来获得。要想切实提高这两类企业的创新力,就需要从根源着手。国有企业之所以存在着创新效率低、成果与市场脱节的现象,关键在于体制的弊端所致。那么就要从体制着手,引入多元投资主体,进行股份制改造,使不同产权的拥有者与其相应的责、权、利紧密结合,从而调动起各方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

  把各委托代理人的经营绩效与其收入挂钩,激发他们主动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要建立起各种企业能够在其中平等、充分的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和秩序,加快推动国有企业进入市场,使它直接面对来自市场的挑战,自发主动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创新。而民营企业创新遇到的问题主要在于人才、资金的缺乏,这一方面需要企业家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薪酬、保障体制及管理体制的改善等来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同时也需要政府改变以往对国有企业吃小灶的习惯,加大对其进行资金、技术上的扶持。企业首先要走出观念误区,摆脱创新“高科技化”和“专家化”的错误认识,既要勇于创新,又要根据自己企业资源禀赋、产业特征以及核心优势采取务实的创新策略,把创新看作每个人,每个生产环节都能够进行的活动。其次,技术创新决不仅仅是高技术企业的事情,不同行业的企业面临着不同的创新任务。企业要积极借鉴学习国内外优秀企业技术创新的经验,大力发展合作创新和集群创新,以克服自身创新能力不足

  的弱点、缩短创新周期及克服科研与生产脱节等问题。中小企业资源有限,应集中有效资源向“专、精、特”领域发展,运用市场细分策略,寻求大企业不愿或不能涉足的领域,从某一工序、某个零件生产入手,并利用自己在生产和服务提供方面具有的灵活性及多样性的优势,并善于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武装自己,形成有别于大企业的竞争优势。高科技企业,则应集中力量,在政府引导下选择少数关键性的核心技术,与其他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开发及技术转移,以期在具有优势的产业技术领域寻求突破,同时要注意避开拥有核心技术的大企业,选择在其核心技术的下游进行创新,以避免巨大投入和市场的风险。最后,企业要有系统的创新战略。目前中国大部分中小企业是靠模仿创新模式来开发新产品,在实践中很少运用战略管理的方法,由此在技术创新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忽视技术创新的市场调研,对市场的今后发展趋势缺乏科学判断,导致新产品的更新换代难以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或者重视技术创新,却忽视对新产品的

  市场开拓,缺乏有效的营销战略,最终导致创新产品不为市场所知,积压严重。因此,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一定要有系统的创新战略,在对自己面临的技术、市场、产业机会,企业要在对自身的发展目标、总体规划及技术能力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基本创新战略,并对技术、市场进行定位,合理选择技术开发、生产、上市时机以及对配套组织与制度作出相应安排。

  

  

篇十: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从调整模式的角度进行制度和结构的改革来对应新经济的挑战不仅是日本面临的问题也是值得中国经济发展中借鉴的问关键词市场经济模式制造业新经济曾被誉为创造了亚洲奇迹的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表现出强大的增长和竞争活力而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一轮的高科技产业发展中却显得对应迟钝缺乏竞争活力

  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内容提要]二战以后是制造业迅速发展的经济时代,适应制造业发展成长起来的日本市场经济模式,表现出对制造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优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长期不景气的原因,从深层次上看,实质上是一个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新经济时代的失灵问题。从调整模式的角度进行制度和结构的改革来对应新经济的挑战,不仅是日本面临的问题,也是值得中国经济发展中借鉴的问题。[关键词]市场经济模式制造业新经济曾被誉为创造了亚洲奇迹的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表现出强大的增长和竞争活力,而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一轮的高科技产业发展中却显得对应迟钝,缺乏竞争活力。在短时间内将成功与失败两面的先后展现,为我们全面认识日本市场经济模式提供了正反两面资料。中国和

  日本同属于东亚文化背景下的国家,在经济模式与发展战略的选择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全面的认识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借鉴意义。一、创造了制造业辉煌的日本市场经济模式从制度看,市场经济是现代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经济制度,从模式看,同样的市场经济制度却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表现为不同的发展模式。同样的制度之所以表现为不同的模式,就在于构成经济制度和经济增长要素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采取了不同的组合。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二战后经过60年代的经济恢复,在80年代的高速增长中,逐渐定型。从构成经济增长的各要素的关系看,日本市场经济模式有以下一些特征:1、从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看,是典型的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从所有制的角度看,日本的市场经济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市场经济。从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看,日本的市场经济属于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从大范围来看,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

  西欧和北美的市场经济大都属于市场导向型市场经济,具有东亚文化背景的东亚地区的市场经济大都属于政府导向型的市场经济模式。而日本的市场经济则是东亚地区最典型的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是亚洲地区最早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二战之后,也是最早以政府导向的市场经济模式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政府导向型的市场经济主要表现为政府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向和配置方式具有更大的权利。日本政府对社会资源配置的调控,主要通过这样一些途径来进行。一是运用产业政策诱导社会资源向政府调控的领域和方向配置。从战后50年代重点发展纤维等轻工业,到60年代重点发展钢铁和化学工业,从80年代转向重点发展电器机械和汽车业,到90年代发展电子机械和信息产业的选择,每一次产业的转换选择,都是在政府产业政策的诱导下进行的。二是通过政府与企业之间建立的“保护”关系,保证企业投资和管理符合政府的产业

  调控的方向。日本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并不是欧美国家那种纯粹的纳税关系。日本政府与企业之间,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指导和保护的关系。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不仅表现在一系列政策指导上,还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如在日本存在的“神仙下凡”制度,就是从人际关系方面加强了政府对企业指导。在日本存在着论资排辈年功序列制的官员升迁制度,由于越往高层,其职位越少。为了解决到一定年限需要提升的官员,而没有空缺职位的矛盾,采取了从政府派到企业任职的制度。这种制度就是所谓的“神仙下凡”。大量政府官员“下凡”到企业,从人际关系上强化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三是运用政府计划和财政政策对社会资源进行直接配置。日本政府对社会资源的直接配置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是80年代末经济不景气以来,通过发行国债来刺激经济增长。其次就是从50年代开始的每10年制定一次的“国土开发综合计划”。为了解决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推行的国土综合开发计划,是日本政府按照计划对开发地

  区进行直接投资的计划。尽管这种投资主要是基础设施的投资,但对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具有一定引导作用。2、从国际与国内市场看,是对国际市场高度依赖的外向型经济由于两大原因,使日本的市场经济表现对国际市场的高度依赖性:一是国内资源的短缺。二战后日本推进大规模的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大量进口原料和能源。日本对海外能源的依赖程度高达87%,美国是20%,英国%,西德%,法国%,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为了解决在大量进口中形成对外汇的大量需求和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需要,在增加进口的同时,必须增加出口。所以对国际市场的高度依赖性,就成为日本市场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二是二战之后支撑日本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和资本的积累,也需要在引进中进行。这些因素使得日本的市场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很高的开放性。从50年代开始,日本就确立了“贸易立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在60到80年代,日本利用欧美国家和西欧国家进行产业调

  整的机会,抓住有利时机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对外贸易体制,实现了国内市场与国家市场的接轨。不断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根据互补优势原则,确定产业发展重点,不断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日本经济在国家分工体系中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资源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和强大的竞争力。战后日本市场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在“贸易立国”战略指导下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从50年代开始这个过程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次国际化是以振兴出口和促进产业合理化为目标的国际化。处于战后恢复时期的日本经济,采取了振兴出口,限制进口的国际化政策。第二次国际化是适应国际经济自由化而进行的。在这一时期,日本经济进一步走向自由化的过程经历了三步。在60年代以前实行的主要是限制外资进入重点产业扶持的政策,通过关税和数量限制来限制进口。第二步是从限制进口走向贸易自由化时期。第

  三步是从贸易自由化走向资本投资的自由化。第三次国际化是以解决贸易摩擦政策对应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化。日本的贸易收支自1962年起完全盈余化,70年代后期对欧美的贸易盈余呈现剧增,如何对应贸易摩擦成为日本外贸政策的中心。3、从宗法关系与市场关系混合中生成的企业制度,是一种团队精神很强的企业制度在80年代,人们总结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功的经验中,曾将充满团队精神日本企业制度作为主要经验予以研究。高度敬业和充满团队的企业精神是如何形成的,这曾是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日本企业高度敬业的团队精神来自其特有的企业制度。这种企业制度从总体上看,是由两种力量或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即从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宗法依附关系与市场竞争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市场经济中发展起来的日本的企业制度,也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些特征,如现代日本的企业大都是股份制企业,在日本也存在

  庞大的证券市场,企业的经营活动也都遵循市场竞争规律。但这些并不是日本企业制度的全部,有些东西在现代日本企业制度中,则是某种形式的存在。如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日本企业只是一种形式的存在。构成日本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构成日本企业制度的独特性,是存在于日本企业中的另一种关系,即自上而下的具有浓厚宗法色彩的依附关系。这种宗法依附关系,分这样几个层次存在。第一个层次是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即政府对企业指导、保护的“护送船队”关系。政府对企业除了通过产业政策诱导和管制外,还通过“神仙下凡”派往企业的官员,对企业进行渗透。第二个层次的关系是行业关系。行业关系通过行业协会和财界组织来实现。行业协会没有政府背景,主要协调行业内事宜,制定行业标准。第三个层次的企业之间的“序列关系“。企业之间的序列关系主要表现为三种关系。隶属于企业集团的序列关系。日本不同的财团在历史上属于同一财阀延续下来的。每个财团以银行和商社为中心

  形成松散的联系。同一集团之间在商业上相互照顾。如企业之间的商品采购要优先从本财团内的企业采购。如在日本研修中参加富士通举行的多次酒会上,所用啤酒是和富士通属于同一财团的企业的啤酒。主银行关系。日本企业的金融业务都由一家银行承担,银行向企业派遣干部,企业经营出现问题时银行出手救济。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的“专属配套关系”。中小企业依附某一大企业专门为其提供产品配套,大企业保证中小企业的经营业务、向中小企业派遣干部、提供技术并压其降低成本。政府的指导、行业协会和财团、主银行隶属、专属配套等构成了企业的存在外部关系。企业内部的劳资关系主要通过企业内部的工会、雇佣终身制、年功序列制等制度来维系。市场竞争的关系是一种横向的关系,而自上而下的从政府到财团、从银行到中小企业的关系网是纵向关系。将企业划分在不同的条块之中自上而下的序列关系具有一定的依附性。某个企业一旦脱离或背叛隶属的某个财团或他的主银行,可能会为企业的生存带

  来意向不到的危机和灾难。任何一个日本企业都面临着两种关系的约束,即竞争关系和依附的关系的约束。这种自上而下的依附关系并不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而是对既定历史关系的承袭。是古代自上而下的封建宗法关系在现代社会的再现。如日本的财团就是日本历史上财阀关系的沿袭。同样政府对企业的保护,银行对企业的控制,这种变相的依附关系也是古代封建社会存在的自上而下的封建皇权对超经济控制的另一种形式的再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把这种自上而下企业关系称其为古代宗法依附关系的遗留。这种关系的存在同日本的近代历史有关。日本从古代的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走的是一条改良道路。现代的资本主义关系是在保留古代封建关系的框架下渐进形成的。现代的日本企业存在于市场关系与遗留的宗法关系混合生成的制度中,也就不足为奇。以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制度,在本质上也是使员工不得不依附企业的一种宗法关系。因为在日本所有企业

  都是隶属某个财团或某个银行,所有的企业都实行终身雇佣,而且是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形式上分离,实际上的不分离,所以在日本并不存在像西方国家那样的发达的劳动力市场和企业家市场。从表面上看,这种变相的依附关系的存在是对市场竞争关系的抑制。特别是按照西方的古典经济学观点,这种变相的依附关系是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但是在现实日本市场经济中,正是这种依附关系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却成了日本企业精神的形成根源。这种从古代社会遗留下的依附关系,在市场竞争的压力和日本特定文化的背景下,变成了员工对企业、小企业对大企业,大企业对银行、企业对政府的服从和忠诚关系。员工对企业的服从和忠诚在日本企业的内部又变成了高度的敬业精神和相互配合的团队精神。企业对政府的服从,使政府的调控信息以最少摩擦得以实现。小企业对大企业的服从,企业对财团的服从,使以高度分工为基础的现代化生产体系以最少摩擦而形成。如果说欧美的大企业是在长期的竞争中形成的,那么日本的大企

  业集团则是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宗法关系框架中形成的。与欧美的大企业相比,日本企业集团形成时期短,摩擦成本小。这可以说是在短期内日本跨国公司迅速成长的秘密所在。总之,在市场关系与古代遗留下宗法关系混合中形成的日本企业制度,在80年代以前,表现出了很强生命力和竞争力。这种独特的企业制度,也成了其他国家很难模仿的构成日本经济特点的一种制度。4、从产业政策与技术创新上看,是赶超性学习模式二战后至80年代末发生泡沫经济前,日本产业政策的实施大致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主要为了恢复市场,克服通货膨胀,确立了以经济自力为基础的产业政策;在产业选择上,主要推进了以纤维纺织品为主的轻工业的发展。第二个时期,是以产业合理化为中心,培育新型产业,充实社会资本。在这一时期重点发展了资本密集型的钢铁、化学等行业。第三个时期,适应贸易自由化、资本自由化,为了实现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

  迈向经济大国的目标,采取强化产业竞争力的产业政策。这一时期也是日本的汽车、电器机械迅速发展和走向世界的时期。第四个时期是产业政策多样化的时期,主要是谋求振兴电子产业和发展知识密集型企业的时期。日本产业政策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产业政策的出发点主要是追求规模经济、鼓励企业间的合并与联合,追求卡特尔效应;二是适应日本经济外向型特点,鼓励出口始终是日本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三是坚持将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置于产业政策的核心,使产业推进和升级始终在技术进步的中进行。日本产业政策这三大特点与日本战后赶超性总体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通过大规模生产提高引进技术的重复使用效率,然后在开拓的国际市场中进行销售,在短期内实现赶超西方发达国际的目标,这就是日本战后推行产业政策的核心所在。实践证明,日本的赶超产业政策是成功的。正是这种赶超政策使日本在短期内,创造出了一个可以和美国相抗衡的工业制造大国。

  通过产业政策、外汇政策和财政金融政策鼓励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是日本在80年代以前实现经济起飞的另一个经验。日本的技术进步经验从总体讲是一个学习的经验或二次创新的经验。日本战后技术革新是在引入西方先导技术的前提下,将尖端技术与具体工业流程、产品开发相结合进行追加创新的技术革新。所以在日本的技术创新体系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国家通过产业政策、外汇金融政策激励下对西方尖端技术的引进、学习和消化的系统,另一部分是将尖端技术与生产工程和产品开发项结合,进行的技术再创新的。由于属于工程学和实用技术的创新是与市场紧密相联系的创新,所以日本的技术创新是以民间部门为主体的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技术创新所需资金的供给也是以民间部门为主。日本拥有全世界一流的工程师和各种各样民间技术人员,日本也拥有世界一流的高素质工人。这些都是日本80年代在制造业技术领域领先世界的原因所在。这也是日本技术创新体系的特点所在。同欧美的技术创新体系相比,

  在研究开发领域,日本工程学占优势,欧美则在理学占优势。5、从经济发展的阶段看,是适应制造业发展的经济模式。二战以后是制造业迅速发展的经济时代,适应制造业发展成长起来的日本市场经济模式,表现出对制造业适应性和强大的竞争力优势。在技术上,制造业技术需要两次创新。第一次是属于理学上的原理性创新,第二次是在原理的指导下面向终端产品的属于工程学上的适用技术或工艺流程的创新。二战后建立日本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直接面向市场、面向终端产品的二次技术革新系统。80年代以前,如果说欧美在第一次科学创新占据优势,那么日本则在第二次技术革新中占据优势。可以说,在制造业技术创新中,日本充当了欧美二传手角色。虽然日本在第一次科学原理的创新中不占据优势,但通过学习、引入的途径弥补了这个不足。由于日本所拥有的技术革新优势是在直接面对市场的终端产品中显示出来的,所以日本所具有的技

  术优势直接变成了市场竞争优势。而欧美所具有的第一次创新技术优势,由于缺乏二次创新优势,所以在市场竞争中输给日本。在企业组织方式上,制造业所需要的是“双高式”的企业组织方式。所谓“双高”式是指建立在高度分工基础上中小企业群与高度综合的大企业集团相配套的企业组织。日本存在的大企业控制中小企业的“企业系列”制度,解决了将分散的中小企业纳入社会化大生产问题;大银行控制大企业集团的“主银行制度”,再加上政府对企业指导保护关系,使日本走了一条以最小的摩擦成本组建其与欧美相抗衡的制造业集团和跨国企业的捷径。从古代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自上而下的宗法关系,虽然抑制了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但将遗留的宗法关系改造成适应社会大生产的有序的企业组织关系,却成为日本以最小的摩擦成本组建现代企业集团最经济的选择。为日本高超欧美争得了时间。二战之后制造业发展的时期,是贸易自由化发展的时期。在关贸总协定推动下的货物贸易自由化,产品国际化成为制造业时代的市

  场特征。在特殊的自然禀赋和历史条件下,形成了对国际市场高度依赖的“贸易立国”战略,使日本适应界贸易自由化大势,不仅获得了发展制造业所需要的技术、原材料和能源、而且开拓了产品销售的国际市场。在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中,最具有生命力的是在特定企业制度中形成的以“忠诚”为核心价值的高度敬业的团队精神。正是这种日本精神与市场竞争相结合,才使日本的“企业系列制度”、“主银行制度”“终身制”“、年功系列制”等制度,变成了使内部的摩擦内耗降低到最小程度,使整体的团队作用充分发挥的优势。特别是在企业内部,正是这种敬业精神与日本一流工程技术相结合才创造了风靡世界市场的一流的日本产品。综上所述,80年代日本在制造业竞争中所表现的优势,并不是某一个方面作用的结果,而是构成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的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构。日本在80年代所具有的优势,从总体上讲,是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的优势。二、在新经济时代失灵的日本市场经济

  模式80年代后期因日元升值引起的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陷入长期的不景气之中。日本经济为什么长期无法恢复,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难题。长期以来,日本政府主要致力于泡沫经济遗留下来的银行坏帐、投资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的解决。经过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如果将日本经济陷入不景气的原因仅仅归结为泡沫经济的破坏力,这显然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日本经济在90年代遇到的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解决泡沫经济后的遗留问题,而是面对掀起的新一轮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制度与结构的深层进行改革的问题。从更广的范围看,实质上是一个如何从创造了制造业辉煌的光环效应走出,对日本市场模式进行反思的问题。1、政府导向型模式今后如何走?如果说在80年代以前,显示的主要是政府导向型市场模式的优点,那么90年代以来则频频显示了政府导向型模式的种种弊端。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政府面对不景气的企业

  和银行大量坏帐,仍然贯彻“护送船队”的政策时,则变成对破产企业和落后企业保护。由于对应该处理的银行坏帐未能及时处理,延误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机。在政府导向型市场模式左右的惯性思维方式的作用下,过分相信政府调控力量的结果是希望通过政府的调控力量来走出经济发展的不景气,大量发行国债刺激经济发展,不仅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巨额国债反而成为经济发展的包袱。90年代以来,政府导向型市场模式在解决泡沫经济破灭后的经济结构调整上,在新一轮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中频频失灵行为,迫使人们不得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政府导向型模式,今后如何走?这个问题不仅是一个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的重新选择问题,实际是一个一个亚洲经济发展模式的重新选择问题。90年代经济增长不景气,使日本的政府导向型模式受到了时代的质问,1999年发生的东亚金融风暴的背后,也以同样的方式向亚洲的政府导向型经济模式提出质问。2、缺乏原创性的技术革新成为昨日黄花

  在引入西方尖端技术的前提下,在具体的工艺流程和产品中进行追加的技术革新的路径,可以说是一条学习、引入西方技术的最佳路径。80年代之前日本的这种作法,堪称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引进西方技术的典范。但是8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一轮的高新技术产业的革命,所依托的技术是原创型的技术。传统的制造业技术,从原创性的科学理论转化为可实用的技术和产品,需要两次创新才能完成,90年代以来的新经济时代的信息技术革命,从原创技术的出现到产品的问世,不仅在很短时间内完成,而且也是在同一个研究室中完成的。特别是信息技术时代的软件产品,制造技术相对与软件开发技术而言几乎是零。这说明现代的高技术不需要二传手。原创技术的发明者,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将技术变成产品,直接投向市场。如果说在制造业时代,获利最大的是面向终端产品的二次技术创新,在新经济时代获利最大的像比尔盖茨这样的拥有原创技术者,而不是面向市场的硬件制造商。美国的比尔盖茨,根本不需要日本一流的工程技术人员,

  就可以将他的产品推向全球。在制造业时代,日本和欧美共同分享来自同一源头的水,日本比欧美甚至分享的更多。但在高新技术革命时代,来自欧美之源的水,不需要通过日本就可以流向全世界。在新经济时代,缺乏原创性技术体系成为昨日黄花。3“缺乏竞争、创新力的企业制度对新经济对应迟缓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没有永恒的李嘉图,也没有永恒的凯恩斯,当然也不可能有永恒的企业制度。日本企业制度的优势则是相对于70到80年代的市场环境和经济条件而言,经济发展的环境一旦变化,许多优势的东西不仅不能继续保持,甚至还会走向其反面,变成企业发展的障碍。在70年代,具有高度竞争性和独立性的美国企业,在传统的制造业竞争中输给日本。但从80年代开始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信息产业转变的过程中,在充满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存在的具有独立性的美国企业和高度流动性的劳动力和人才市场,却表现出高度的适应性。从80年代开始,在风险投资的支持下,一

  大批高科技的新型中小企业纷纷诞生,到了90年代这些企业已成为推动美国新经济的发展新兴产业而出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日本企业,在面对新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挑战中,表现出对应迟缓。在政府保护下缺乏淘汰机制的企业序列制度,缺乏人才流动的终身雇佣制,很难使新型企业在传统的企业制度体系的夹缝中产生。在这一时期,日本企业制度的封闭性,成为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的障碍。从80年代以来,日本的一些跨国公司和大的企业集团,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挑战,从产品结构和研究开发方向上,也进行了很大调整,但这是在保留原企业制度下进行的,所以其竞争力和创新活力有限。4、日本经济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前景由于结构和制度的原因使日本经济走出不景气的道路艰难而曲折,日本经济什么时候能够走出低谷的时间表,即使日本的专家与学者也很难确定。但经过十多年渐进的改革和探索,以及对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

  和教训的反思,日本经济未来发展与改革的方向越来越明确。从日本专家和学者讲述的内容中,可以发现,市场化、全球化和信息化是现代日本经济发展的三大趋势,也是日本经济改革中需要解决的三大问题。日本的政府和学者已认识到政府导向型经济模式的弊端,放松行政管制,更多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适应因特网时代需要的更加灵活的市场经济,是目前日本经济改革的主要方向。在金融体制方面推进更加自由化、更加有选择性的金融体系。在金融机构的合并中,允许银行、保险、证券等业务的自由化。在企业关系上,开始进行打破束缚企业之间竞争的序列关系的改革,在企业内部,对终身雇佣制进行改革,打破大锅饭铁饭碗,鼓励人员开始流动、竞争,促使劳动力市场发展。在对外开放上,鼓励外资进入日本,收购日本的企业和不良资产。这些改革都是围绕一个目标进行的,就是使日本市场机制更加具有竞争性和开放性。在新一轮的新经济竞争中,日本企业未能抓住有利机会,获得其应有的市场份额。面向

  全球,实现日本企业的再造,成为日本企业努力的目标。如富士通株式会社全力推行的面向全球性的经营战略,代表了目前日本跨国企业改革的方向。富士通作为一个从事电子通讯的跨国企业,适应因特网时代技术发展的要求,提出两大经营战略。,将富士通的全部资源集中于互联网世界,使富士通的品牌成为全球性的品牌。富士通的这两大战略与建立因特网时代无国籍企业的发展趋势非常吻合。随着互联网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新一轮的国际竞争,将是以全球化经营为战略目标的无国籍企业之间的竞争。在未来的国际市场中,越是全球化的企业,越具有生命力和竞争了。日本政府鉴于在80年代以来IT革命的对应迟缓,提出了21世纪日本经济发展的战略是“e-Japan”,围绕“建立网上日本”战略,制定了三大战略目标:实现全体国民都得到IT利益的社会;建立在自由竞争原理之上的有效率的经济结构;实现网络时代的国际贡献。实现战略目标的4个重点政策领域是:依靠民间进行超高速网络的基础实施

  建设,依靠政府,实现自由而公平的竞争环境;建立电子商务交易的规则,为电子商务创造环境;建立电子政府实现行政、公共领域的信息化;为了适应信息社会而开展教育,培养IT技术人员,进行技术研究。三、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对中国经济的借鉴与启示二战后经历过经济恢复、高速增长和不景气,目前又处于制度改革和结构调整时期的日本经济,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通过对日本市场经济研修考察,可以发现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某些方面与中国有相似之处。日本与中国都属于东亚农耕文化体系,东亚农耕文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组织和对资源配置的作用相对较大。日本是亚洲最早进入资本主义,实行工业化的国家,但日本仍属于西方市场经济体系之外的在赶超中实行工业化的国家,目前中国推进的工业化战略也属于这种类型。日本虽然没有像中国那样搞过计划经济,但日本政府对经济管理的某些作法与中国计划经济有相似之处。日本的企业系列制、

  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与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制度有某些相似。日本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经验,对于我国发展市场经济有许多借鉴和启示。面对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在新经济时代的失灵,需要反思的第一个问题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正如没有永动机一样,也没有永远有效的模式,只有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在80年代以前政府导向型的市场经济模式曾创造了日本经济增长的奇迹,但并不意味着这种模式是永恒的,面对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种模式就面临着一个改革的问题。目前中国的经济改革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时期。适应经济的转型,就有一个走出应有的思维定势和改革思路,以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知识、新的改革思路进行新的改革问题。特别是面临即将进入WTO的挑战,更是如此。2、目前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是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任务,一是用尖端技术提升和

  完善中国制造业的任务。尽管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新经济时代对应迟缓,但日本在发展制造业方面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日本在发展制造业方面,通过组建面向国际市场的大企业集团的作法值得我国学习与研究。在发展我国制造业上,应当考虑根据竞争优势组建企业集团,面向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发展制造业战略。青岛的海尔集团在这方面已先走了一步。面向国际市场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集团,应当成为中国21世纪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之一。此外日本在发展制造业中,一方面积极引进尖端技术,另一方面大力进行二次技术创新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学习。在产业政策实施上,日本始终坚持将技术创新与产业政策、技术进步与进口政策紧密联系的作法值得我们借鉴。3、虽然日本是一个政府导向型的市场经济国家,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和管理也是法制程度较高的国家。日本的产业政策实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都有一套严密的法律依据。在战后不断提出的产业扶植政策,都是以制

  定的法律为依据。如在扶植纤维产业时,有“个别产业振兴法“。在60年代发展汽车、机械电子产业时,曾制定了“国用车扶植纲要”、“振兴机械工业临时法”、“振兴电子工业临时措施法”等。依法治国,依法对经济进行调控,这是我们值得学习的。4、适应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一方面学习日本大力推进面向市场的二次技术创新做法的同时,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们必须吸取日本的教训,大力发展适应新技术革命的原创技术系统。尽管高新技术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势头很强,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支持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源头,并不是中国自己原创技术,高新技术产业中很大一块属于二次性的制造业创造的产值。5、5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进行了5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但日本的学者认为这5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大部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在各种利益集团和政治势力的作用下,影响了计划的科学性,偏离了原计划的目标;二是在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上,过多地利用了计划对资

  源配置的作用,忽视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这些教训对于目前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借鉴的意义。政府的投资方向和开放计划必须考虑到利用市场调节的功能,这应当是我国开发西部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如果将西部大开发的注意力过多集中在向中央要钱上,而忽视了本地区的市场环境和开发资源的培育,可能欲速而不达。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政学院赴日第四期市场经济研讨会的讲座材料:株式会社富士通总研朱炎、金坚敏:《日本市场经济概要》;一桥大学经济学部田近荣治:《日本财政政策和税制》。横滨国立大学若杉隆平:《日本的产业政策》;鸟取大学教育地域科学部光多长温:《日本的地区振兴政策》;株式会社富士通总研田边敏宪:《日本金融系统的未来展望》;富士通株式会社森寺章夫:《富士通的经营方针》。2、大内乒卫等:《日本经济图说》,吉林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3、金明善着:《现代日本经济问题》,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4、刘天纯着:《日本产业革命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篇十一: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浅析日本文化产业税收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尹芮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7年第16期

  浅析日本文化产业税收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尹芮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日本是亚洲文化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得益于其建立了完善的文化产业税收政策,表现为实行普遍和差异化的文化产业税收政策。我国当前的文化产业税收政策还存在许多弊端,正确借鉴日本文化产业税收政策中的精华,对税收体制进行补充和完善,加强税收立法,改变税收优惠方式,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和特定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税制体系,促进中国特色文化事业发展。

  关键词:税收优惠;文化产业;税收立法

  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4-0-01

  一、日本文化产业税收政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实行普遍的文化产业税收优惠政策

  日本可以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文化产业主体非常广泛。日本实行特定公益增进法人制度,特定公益增进法人由公益法人和独立行政法人构成,两者都可享受税收优惠。对于文化产业中进行学术、艺术、文化振兴的特定非营利活动法人,日本政府同样给予税收优惠,对捐赠给这些法人的资金减免个人所得税、企业法人税。

  2.实行差异化的文化产业税收优惠

  不同的文化主体享受不同的财产转让税收优惠政策。对国家、地方共同团体、独立行政法人的有形民俗文化财产转让征收一半的所得税;对国家、地方公共团体、独立行政法人的财产转让免征所得税;对国家、地方公共团体、独立行政法人作为重要文化财产、历史名胜天然纪念载体的土地转让以最高2000万日元为限征收法人税。

  3.根据国情进行税收创新

  日本设立了许多公益信托发展文化事业,同时将公益信托引入了税收。征收公益信托是指由个人或企业把自己的财产委托给信托银行,由信托银行按照一定的公益目的管理和运用受托财产、为公众利益服务,在文化产业进行信托可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筹集资金,促进文化事业发展。①

  二、我国文化产业税制现状及弊端

  1.以财政补贴政策为主

  当前我国对文化产业的扶持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补贴,通过财政拨款建立各类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给予文化企业资金补贴。虽然这种形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但也

  存在很多问题。第一,政府主导的文化产业支持模式不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第二,容易造成不同规模企业发展失衡。第三,容易使企业滋生惰性,不利于文化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②当前,财政补贴在文化企业收益中占到相当的比例,有的甚至超过30%。如果缺乏对资金的监控和效益的评价,公共政策的效率将大打折扣。

  2.税收政策运用相对弱势

  文化产业税收政策的立法性和公平性较低。我国文化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通常是通知、决定、办法,没有上升到法律高度,且很有多临时性优惠措施。③很多优惠政策仅限于国有或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很难享受到优惠,加剧了不同所有制和不同规模企业之间发展不平衡。

  文化产业税收优惠的形式不利于调动创新积极性。当前文化产业税收优惠以流转税的减免为主,主要是基于企业的利润给予文化企业税率式减免和税额式减免。然而,这种形式的优惠不利于促进文化创新。如果更多地采用税基式减免,减免文化创意的部分进行征税则更有利于调动企业积极性,促进文化创新。

  三、日本文化产业税收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1.加强立法,建立完善的文化产业税收法律体系

  日本的立法通过国会进行,文化产业的税收立法也不例外。而我国文化产业税收政策主要是国务院出台相关的通知和决定,税收立法层级较低且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因此,我国应加强税收立法,提高立法层级,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文化产业税收的基本制度,作为统领性的税收政策制定依据,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2.改善税收优惠方式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文化企业创新能力还很落后,文化产业发展质量不高。改变以税率式优惠和税额式优惠为主的优惠方式,适当增加税基式优惠,有利于激励文化科技创新。④比如,对于重点扶持的文化产业,可以允许其扣除准备金和折旧后缴税。

  3.加强对中小微文化企业和特定文化产业的税收优惠支持

  就企业规模来看,中小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但却没有享受到更多的税收优惠。就行业类别来看,我国对特定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还不足,比如边远地区的文化产业、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和传统手工艺等。针对这部分产业应该制定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在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促进文化传承的同时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

  在我国经济下行情况下,文化产业将成为经济新常态时期的重要增长点。我国在文化产业还尚未建立完整的税制体系,目前的税收政策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我们应当借鉴邻国日本的成功经验,对税收体制进行补充和完善,加强税收立法,改变税收优惠方式,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和特定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文化产品出口,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税制体系。

  注释:

  ①贵静.文化产业税收政策:日本经验及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14(11).

  ②杨利英.日韩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2).

  ③尹婷.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分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④郑志.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国际借鉴[N].中国贸易报,2013(12).参考文献:[1]廖建军,蔡斌.中日文化产业政策比较研究[J].出版科学,2010(3).[2]贾旭东.日本文化产业促进法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4):335.[3]贵静.文化产业税收政策:日本经验及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14(11).[4]郑志.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国际借鉴[N].中国贸易报,2013(12).[5]兰湘杰,焦琳.文化产业财税支持政策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中国财政,2012(15).[6]尹婷.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分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篇十二: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文化产业财政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杨京钟【摘要】为研究财政政策对文化产业的支持作用,对日本财政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进行定性研究。由此可以说明,一方面,政府运用财政调控政策能够有效激励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可借鉴日本扶持文化产业财政政策的有益经验,完善我国的文化产业财政政策,进而促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期刊名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29)006【总页数】4页(P51-54)【关键词】文化产业;财政政策;税收优惠;日本【作者】杨京钟【作者单位】黎明职业大学,福建泉州36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120

  日本是当今世界仅次于美国的文化产业大国,其文化产业的规模大大超过了本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产业和汽车产业。日本文化产业的诸多领域在全球居于领先地位,如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画制作与输出国,日本的动漫产业占世界市场的62%,全球播放的动画片65%出自日本动漫产业,游戏领域则占世界市场的1/3,全球电子游戏90%以上的硬件、50%以上的软件均来自日本。由此可见,这些新

  兴文化产业,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使日本成为世界上的文化产业大国和文化产业强国。日本是当今世界“动漫王国”,是游戏软件第一大生产国,是世界上报纸发行量和个人订报最多的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1]一、日本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日本发展文化产业具有雄厚的财政物质基础。1995年,日本文化政策推进会议发表重要报告:《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策略》,确立了日本在未来21世纪的“文化立国”方略。[2]同时日本是成熟、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为实现文化产业的新战略发展纲领,一方面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发展文化产业。一方面,政府主导其发展的特点也很明显,制定相关鼓励政策为文化产业提供方便是日本文化产业得以发展繁荣的一个根本原因。[3]其财政政策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力度也增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长期疲软,发展后劲不足,在全球21世纪文化产业发展的启迪和推动下,促使日本政府将文化与经济有机结合,实施文化立国战略,以达到相互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局面。基于此,政府应制定政策积极予以推动并倾力支持。特别在财政政策方面,日本政府对文化产业从国内和国外两方面加以持续推动,强有力地支持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见表1)。一方面,通过采取财政补助、综合援助、财政基金、财政投资与政府财政采购等形式扶持其不同形态的文化产业发展。具体讲,一是对于具有地方和民间特色的各种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工艺实施综合财政援助。给予具有日本大和民族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产业提供包括财政补助、税收优惠、财政贴息贷款和政府担保等各种形式的综合援助,以鼓励地方和民间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二是为弘扬和扩大文化产业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日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联手出资举办全国性、较大规模的各种文化节等。日本有47个都道府县以及众多的市盯村等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实际,举办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京都、冲绳等地利用当地的文化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提出了文化立市、旅游立县的战略口号,都获得了良好回报。[4]三是

  为鼓励文化产业人才脱颖而出和已取得的成就,政府财政出资设立各种文化奖项以激励各种产业形态的快速发展。如日本经济产业省与东京放送株式会社共同出资每年主办“TBS数字内容大奖”比赛。其目的和宗旨是发掘和支持动画人才,不仅为动画艺术家提供一个获奖的机会,同时也为专业和业余的艺术家搭建一个向公众展示他们才能的舞台。获奖作品需为原创作品,大赛的主办者和总部承诺为具有前途的艺术家提供各种商业机会和为他们的发展寻求到新的途径。又如,自2002年以来,东京地方政府和相关动画企业及团体出资共同举办“东京国际动画节”和“东京动画大奖赛”。其目的和宗旨是鼓励和发展动画产业,并挖掘新的动画人才并提供商业支持。四是日本政府拨出财政款项与非营利的民间团体共同出资成立各种文化产业基金,扶持其长足发展。如1990年3月成立的艺术文化振兴基金就是由政府出资530亿日元,民间团体和组织出资112亿日元,共同对各领域的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甄别给予资金援助。又如,2004年日本经济产业省为了鼓励日本文化产业在全球市场的扩张,财政出资特别建立的名为“产业海外展开基金”,用以帮助日本文化产业在海外市场进行扩张。依托政府的宏观政策同美国在文化出口上展开竞争,以此来拉动日本文化产业经济,增加就业人口。五是在政府文化投资方面,主要投资于能够在未来拉动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本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如新建文化艺术院所、文化数字项目、扩建和改造基础文化设施,以及投资于公益性的文化项目等,如对民间艺术团体的艺术人才的培养,文艺活动的举办,歌剧、芭蕾舞、影视等专业人才的培养,优秀作品创作及发行的资助等。表1日本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资料来源:[1]张胜冰,徐向昱,马树华.世界文化产业概要[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2]骆莉.日本文化立国战略推动下的文化产业发展[J].东南亚研究,2006,(2):42-45等资料整理而得.财政扶持方式国内文化产业发展内容国外文化产业发展内容财政补贴对民间艺术团体的专业人员的培养;文艺活动的举办;歌剧、芭蕾舞和电影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

  优秀文化作品创作及发行等各级政府给予不同的财政补贴对于游戏、数字技术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综合援助振兴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祭祀活动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财政、税收、融资、信用担保等方面均给予综合财政援助日本政府利用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组织本国文化民间团体到世界各国举办日本文化特色的茶道、跆拳道、茶艺、艺技等表演活动财政基金运用财政资金设立各种文化基金(艺术文化振兴基金、特殊法人日本艺术文化振兴基金等),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于文化产业发展;政府出资设立众多文化奖项(数字内容大奖、多媒体大奖、卡通动画大奖等),以鼓励文化产业发展政府利用“国家文化交流基金”,举办具有日本特色的文化项目和文化活动,扩大其在全球的影响力财政投资政府财政资金投资于新建的文化基础设施,文化产业中的文化设施改建与扩建等,以及投资于公益性的文化项目政府财政采购为支持中小文化企业发展,政府出资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购买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免费提供给边远地区和海岛地区的居民政府运用财政资金24亿日元从本国卡通动漫厂商购买卡通动画片播放版权,免费无偿提供给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推广日本的动漫文化,扩大其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另一方面,在支持海外文化产业竞争与发展方面,日本政府制定财政政策积极开拓海外文化市场,鼓励本国企业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促进本国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海外输出,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5]具体而言,一是日本外务省代表政府通过政府财政采购方式利用专门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无偿援助”资金24亿日元从本国卡通动漫文化企业购买卡通动画片播映版权,免费无偿提供给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电视台国家文化传播媒体播映,在国际上推广日本的动漫文化产业。此外,日本文部省每年都花费上亿日元的财政经费用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进而扩大其文化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在日本经产省和文部省的支持与促进下,由日本17家民间文化团体和知名的19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组成,成立

  了内容产业产品海外流通促进会,通过财政补助和综合援助相结合的方式拟在促进日本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贸易出口,监督管理国外市场的文化产品,保护知识产权,代表日本文化产业界参加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论坛,参加国际文化市场与日本文化企业相关联的诉讼法律活动,以保护日本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知识产权,进而促进海外文化产业的各种知识产权不受侵犯,维护其合法权益。三是日本政府利用财政、税收和金融等各项政策激励本国文化产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在海外文化贸易方面给予政策性倾斜。如通过出口退税、再投资退税、财政补贴、政府担保、优惠利率等综合性优惠政策,采取综合援助的方式鼓励本国文化民间团体到世界各国举办日本文化特色的花道、跆拳道、相扑、茶艺、艺技等表演活动。既宣传了日本传统与特色的文化,提高了其知名度,又获得了海外巨大的经济利益。二、日本文化产业财政政策对中国的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政府每一项政策的制定,都是为了实现政府制定的目标和改善经济体的行为。[6]日本文化产业经过长期不懈的实践探索与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成熟的财税政策支持运作模式,其文化产业发展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具有相当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基于此,吸收日本在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运用财政政策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洋为中用,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1.采取直接补助与间接资助相结合的财政政策支出方式长期以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往往在政府财政投资与创新的两难处境中徘徊[7],文化产业财政政策的实施效率低下和财政资金的投入不足导致我国文化产业繁而不荣。因此我国要借鉴日本财政投入的做法,不是对文化产业所有的门类或领域的都予以支持与促进,而是因地制宜,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度和市场占有度等指标有重点、有选择地给予必要的公共财政投入和财政补助。因此,我国在财政政策上要学习和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根据文化产业的市场发育程度在财政政策的运用上采取直接财政补助与通过资助非营利性组织(团体)的间接财政资助,采取

  两者有机结合的财政支出方式,为文化产品发展保驾护航,以实现其文化产业的财政支持目的。[8]具体讲,一方面,国家财政政策应直接投资于私人企业或个人不想且不愿投入的文化领域,以及具有受益的非排他性、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特征的公共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领域,如纯公共文化产品和某些准公共性文化产品和服务。由于市场在提供这些公共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方面是失灵的,因而决定了它必须由政府财政来提供,也就决定了财政政策的支出范围。包括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基础性的文化科研机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遗迹)、民族特色的艺术院团、科普教育艺术类文化产品、公共广播影视等,我国财政应保证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非营利性的公益性文化行业的使用经费。另一方面,政府公共财政应间接资助非营利性的文化产业。为显示一视同仁和平等竞争,国家不直接干预市场和文化企业的微观发展,而是通过设立非盈利性的文化公益性组织或团体,或者在社会上选拔自身创立政府认可的非盈利性组织或团体,通过它们专门向非盈利性的文化机构或团体提供政府财政资助,鼓励和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然而,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财政资助是有限度的,这是财政收入的有限性所决定的,因而政府需要采取直接补助与间接资助相结合的财政政策支出方式,将有限的资金用于非营利性文化产业,纯公共文化产品或服务以及部分准公共性文化产品或服务的范畴,以保证其生存与持续发展。2.财政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要适度,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干预为辅日本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不是简单的财政拨款和财政投资,而是在遵循市场经济客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的文化产业运作模式。最根本的是以文化产业发展规律来经营文化产业。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机制下,通过国家财政政策的必要、适度干预与支持,依靠商业运作,让最佳的文化产品流行于市场,凭借市场竞争来逐步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政策支持不是一味地全额资助、无限资助,更不是越俎代庖,而是要适度干预与扶持市场前景好、能够为弱势文化产业

  提供发展支撑的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能够较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公共需求的文化产业门类。同时在我国现阶段,财政政策还需要支持文化体制改革的发展领域,这是由我国的文化国情和文化计划体制所决定的。对于推向市场化运营的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繁荣文化市场,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重点是实行文化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使之成为文化市场主体。同时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文化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转变。在这个改革的过程中,客观上迫切要求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调节作用。中央财政资金将通过贷款贴息、保费补贴、项目补助、绩效奖励等方式,重点支持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支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及跨区域整合,支持国有控股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支持文化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支持大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等。最终实现文化产业发展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干预为辅的科学合理的财政政策扶持模式。[9]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政府财政资金的扶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文化产业发展成熟之后,必须促进文化产业门类之间的公平竞争,发挥市场在经济竞争中的积极作用。日本在文化产业商业化进程的后期阶段,财政政策的支持手段逐步减少,优惠政策幅度也变小,甚至取消了财政政策的支持,完全依靠市场化商业运作来调节,依靠文化产业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促进其做大最强。3.财政政策支持中小文化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我们知道,中小文化企业一直是文化市场发展的主体,其作用、地位、发展情景、贡献、产业结构均对一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不仅不可忽视与轻视,而且还应在财政政策上给予极力地扶持与促进,使其做大最强。我国可借鉴日本成熟的做法,包括鼓励中小型文化企业在文化领域创业,政府采取一系列的财政政策措施,从资金、信息、知识产权保护、场地、技能以及文化网络等方面给

  予扶持。如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等财政资金,对中小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给予50%的展位费补贴;财政部门拨付文化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鼓励其“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财政部门给予财政资金支持中小文化企业创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服务中小文化企业的全国性信贷担保机构,根据繁荣文化产业的政策导向,协助中小文化企业筹资融资,财政给予低息贷款和贴息贷款,弥补文化产业内部投融资的不足,真正做到财政政策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既抓大,又不放小”,既鼓励龙头核心文化企业集团的发展,又扶持中小文化企业的发展。参考文献:[1]甘旭峰,一诺.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对我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实施的启示[J].当代财经,2010,(6):85-91.[2]邓显超.发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及启示[J].理论探索,2009,(2):35-38.[3][4]杜娟.日本的文化产业政策及运作[J].青年记者,2006,(5):39.[5]王永明,李宴群,吴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构建文化安全体系[J].理论探讨,2010,(4):64-66.[6]石红.民营经济发展对地方政策选择的新要求[J].理论探索,2009,(1):85-86.[7]段世昕.陕西文化产业开发探析[J].理论导刊,2009,(1):88-89.[8]路春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J].山东经济,2008,(5):64-67.[9]袁艳红.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J].税务研究,2007,(10):62-65.

  

  

篇十三: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产业管理及对中国产业发展启示

  文章摘要:二战日本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但是在短短的几十年间,日本经济已经恢复并得到飞速发展跻身于世界强国的行列。纵观日本的经济发展,产业管理的强大优势是其高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制订了一系列促进产业发展的战略和政策。日本是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它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发展经验,采用高端的管理模式。中国产业发展正处于上升期,但是现状并不十分乐观,作为邻国我们应当放下姿态,积极学习日本在产业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海纳百川,为本国经济建设提供先进高效的管理理念,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词:日本崛起产业管理产业政策产业规制行业管理

  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恢复和腾飞一直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这与日本的产业管理是密切相关的。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日本总结出了适合自己本身特点的一套管理制度,在产业政策、产业规制以及行业组织管理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战略优势。中国产业发展也正处在发展阶段,但是总的看来,发展的后劲并不足,速度和质量上也并不理想,因此,学习日本的发展经验对于我国产业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一、日本产业政策及其借鉴产业政策的本质是国家对产业经济活动的主动干预,日本产业政策的历史也相当久。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就已经明确提出了“殖产兴业,富国强兵”的口号,并由政府直接出面创办了一大批官营的近代企业,给民间产生示范作用,鼓励民间私有产业发展。1870年,日本设立工部省,有组织的执行产业技术政策。中国的产业政策源于封建社会,但是仅限于农业生产发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日本产业政策中最具优越性的是产业合理化政策,是世界上最系统、最广泛和最富有成效的政策体系,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产业合理化法规。日本政府在石化、汽车、钢铁、炼铝造船等行业都推行过产业合理化政策,通过引导和支持这些产业的骨干企业进行改组、联合和协作,加强了专业化和协作的程度,从而增强了这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日本在产业合理化领域的实践为中国等后发国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我国在“十五”规划中就包含了产业合理化政策,这说明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一政策的必要性和先进性。在后来的“十一五”“十二五”和规划中也更加重视这一政策,这对于促进形成产业规模经济、改善我国产业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个值得借鉴的是日本的产业布局政策,日本在实施其产业布局的几十年中,不仅在不同的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而且都制定了详尽的发展规划。二战后到80年代,为了充分发挥沿海地带的区位优势,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日本通过“太平洋狭长地带区”的计划使其沿太平洋狭长带很快成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工业带之一。我国在“十一五”期间也制订了产业布局政策,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推进西部地区开发,促进中部崛起等。但是中国的产业布局之路还很漫长,在探索中,日本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借鉴。政府已经开始重视产业布局,制定产业布局的发展规划,但是中国和日本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如何理性的学习、吸收日本的经验也显得十分重要。二、日本的产业规制及其借鉴日本的产业规制与美国等市场经济国家的民间主导型不同,它采用的是政府主导型产业规制。但是,作为市场经济国家,日本政府主导型产业经济并不意味着政府能够决定一切,政府对企业决策的直接影响不是绝对的行政强制,而是诱导和说服。日本的经济计划作为经

  济调节手段,并不排斥市场调节,市场仍然是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力量。政府有效利用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既影响企业决策,又改变了市场态势。首先根据本国内外情况,选择一定时期内重点发展的产业与部门,作为产业发展目标,然后制定实施办法,运用包括财政、金行政等各种手段来推行这一目标,这就是日本实行产业政策调控的办法。从日本产业政策的成功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政府与市场应当有所分工,各司其职,由市场机制调节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和决策,由政府计划机制调节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决策,与市场实现优势互补。在产业经济运行过程中,政府应总揽大局,在市场失灵时发挥作用,弥补市场的不足。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主张这一点,但是并没能够有效的实行。我国目前经济的支柱是国有经济,主要是由政府主导的,私有经济的发展力量不足,竞争力普遍较低。在发达国家中,日本在运用软约束的行政规制方面具有鲜明的创新,这主要体现在日本指导式的行政规制,基于合理的计划,通过劝告、指导、希望和指派等手段,在企业的同意和合作的条件下通过一定的方式达到政府的预期目的,虽然其有软约束的性质,但是效果是刚性的。日本政府主导型产业经济展示了经济后进国家如何通过政府手段的合理利用,使之与市场机制共同作用,从而加速经济增长。日本产业政策的成功运用向我们表明,政府行为只要采取措施与实现途径得当,就不会和市场机制相矛盾,而且它还有市场机制调节所没有的优越之处。这些都是给我们构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有益启示,在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合理、科学地运用政府手段,就可以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同时,对于我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合理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三、日本的行业组织管理及其借鉴经济上的行业管理有三种模式,一种是“在各个行业组建同行业企业的自发联合行业协会,由行业协会进行行业内部企业之间的规划、协调等”;第二种是“由政府有关部门承担行业管理的职能,同行业企业或者不组建行业协会,或者有行业组织”。而日本的行业管理则不属于以上的任何一种。日本的行业管理模式是第三种即“产业界与政府相互作用的行业管理模式”。日本行业管理模式是通过政府与行业间的“相互作用”来建立符合双方意愿的行业发展目标并保证目标的有效实现。从明治维新起,日本政府就与产业界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政府通过各种援助和刺激性政策对企业进行行政指导,政府在制定产业目标时,往往努力为企业提供各种实现目标所必需的条件,比如说补助和减税等,从而使企业对政府产生了一种依赖感,欢迎政府的干预,愿意和政府合作。此外,日本也十分重视行业协会的作用,在日本,政府计划的制定通过行业协会进行沟通和协调,政府各种政策和目标的传达和实施也都通过行业协会,政府每年都会拨出部分款项来扶植行业协会,促进行业协会的发展。日本政府在行业管理中往往不是简单的用行政命令、行政干预来促进各行业的发展,而是主要通过各种财政金融政策来加以引导和控制,保持行业协会的相对独立性,使行业得以在经济活动中进行各种合理的沟通和联合,从而把政府的政策指导与行业企业的自主经营结合起来,既搞活了经济,又搞活了行业管理。与日本相比,这一方面我们国家做得还明显不够。我们政府虽然也很重视行业协会的发展,但是我国行业协会的作用并不是十分明显,很多都是形同虚设,几乎没有一点实际作用。中国的行业协会多是随着政府职能转变,自下而上从政府部门分离出来部分职能和部分人员组建的,具有浓厚的官方、半官方色彩的组织。我国行业协会的发展程度取决于政企分开的程度,在政企不分开时,行业协会几乎是没有必要的。

  要想更好地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必须使政企分开或者是采用合作的关系,中国的经济体制与日本不同,所有也不能完全的照搬照抄日本的行业管理模式。但是,从日本的行业管理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而且,随着中国产业经济的发展,现有的行业管理模式是无法持续存在下去的,改革势在必行。政府的行政机制虽然有不可代替的优越性,但是它不能完全代替市场的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市场机制的作用也会日益凸显,行业协会也会得到发展。为此,政府需要抓住时机,促进政府职能的适当转变,推动行业协会乃至整个产业经济的发展。四、总结以上只是简要地从产业政策、产业规制和行业组织管理三个方面介绍了一下日本的产业管理,虽然内容不多,但是我们依然能比较出日本与中国产业管理的区别和优势。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产业发展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日本在经济发展上是我们的重要示范,我们要学习的也很多,只有谦虚的学习,博采众长,才能做到海纳百川,将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为我所用,推进我过经济的长足发展。

  主要参考资料吉海正宪,《日本产业技术政策》,东洋经济新报社,1985冯正虎,《日本经贸要览》,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方甲,《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斯蒂格勒,《产业政策与政府管制》,上海三联书店,1989夏大慰、史东辉,《产业政策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篇十四: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放眼亚洲各国及地区日本经济的发展对我国有着很强的指示性不但六七十年代的日本经济与我国目前有着很似性而且在医药产业方面二战后日本的医药产业在遭到了严重破坏的情况下迅速崛起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迅速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nces供应国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日本也有过与我国目前医药产业状况非常相似的情形如产业集中度低竞争方式停留在低水平的价格竞争上等

  日本医药产业历程对我国市场的启示与比对2008-12-1来源:点击:3582009市场提给医药行业的核心问题医药行业的发展不仅直接关乎人民的生命健康、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还涵盖了对人类生命科学的无限探索,所以医药行业己经在全球范围内被公认为最富前景的“永不衰落的朝阳行业”并由此得到了,“防御性行业”的美誉。然而,当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正在席卷全球之时,中国也无可例外的受到波及,外部环境的恶化拖累中国的出口的同时,国内上游行业产品价格的上涨压迫了下游的需求,在内外部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的宏观经济减速势头日益显现。在中国宏观经济将面临周期性回落的预期下,下游消费行业增速可能出现大幅放缓的情况,医药行业作为防御性行业,能否做到独善其身?与此同时,新医疗体制改革对医药行业来说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政府不断加大投入,使全民享有医疗保障,解决目前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同时,还给医药和医疗产业链条各个环节带来了冲击,而且改变了医药产业发展的模式,医改究竟将给医药行业带来哪些变革与机遇?引领行业走向何方?影响持续的时间又有多长?这些问题都已经成为2009年市场留给医药行业最核心的问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透过日本医药产业发展历程看中国古语有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而这也是对“后发优势”的一种阐述,特别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汲取他国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将更有利于促使我国“后发优势”效果的充分发挥。放眼亚洲各国及地区,日本经济的发展对我国有着很强的指示性,不但六、七十年代的日本经济与我国目前有着很强的相似性,而且在医药产业方面,二战后日本的医药产业在遭到了严重破坏的情况下迅速崛起,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迅速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NCEs供应国,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日本也有过与我国目前医药产业状况非常相似的情形,如产业集中度低,竞争方式停留在低水平的价格竞争上等。特别是,1976年日本由原来的制造法保护改变为药品的专利保护,致使日本的医药产业面临着无法继续一贯的仿制药品的生产路线的情况与我国1993年实施药品专利保护和加入WTO之后所面临的情况基本一致。因此,我国在面临宏观经济周期性回落,全民医保政策逐步推进以及医药产业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深入研究日本医药产业发展的特点并借鉴以上因素对日本医药产业发展历程中的影响,将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路以找出上述市场提给医药行业核心问题的答案。看“需求”知“扩容”不是问题1.中日药品消费市场构成比较分析1.1日本药品消费市场构成:本国消费主导型众所周知,日本的电子、汽车等产品大量出口,遍及世界各地,可医药产业却由于从战前主要依赖国外进口药品到战后国外技术的引进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期,因而进入国际药品市场的起步是比较晚,因此是典型的内需型产业。根据日本制药工业协会1975年-2004年公布的统计数据清晰的显示,日本药品贸易逆差额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1975年的950亿日元扩大到2004年的从3860亿日元,进口额一直是出口额的2-3倍。此外,虽然药品出口总值的增加几乎与生产总值的增加相同,但出口额占产值的比重非常小,从1975年-1993年几乎始终占生产总值的3%左右。绝大部分医药产品都在国内销售,医药产品仅占日本全部商品出口额的0.5%。

  1.2中国药品消费市场构成:内销为主,出口为辅综合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日本和中国的药品消费市场非常类似,都是以国内市场销售为主,因此我们在下文中将主要就影响中日两国国内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并将根据日本药品市场的发展历程,对中国未来的药品市场情况给予预测和展望。2.影响药品消费需求的内在动力:人口、收入等自然因素2.1人口:决定药品消费总需求日本经验表明:人口增长和社会老龄化将带来药品市场增长药品是一项必需的民生用品,因此药品消费的增长和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日本的经验表明,人口数量的增长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将对药品消费需求起到持续推动作用。2.2收入:决定个人医疗消费支出日本经验表明:医疗支出虽被优先满足,但宏观经济的回落对其影响不容小视从人均GDP和人均医疗费用支出情况比较分析看,日本在工业化期间消费结构变化经验显示,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以及居民恩格尔系数处于0.4-0.3之间,是消费升级的最快时期。在人均GDP达到15000美元时,药品消费增长将会出现拐点,从快速增长期进入高速增长期,人均医疗支出将超过1000美元,实现新一轮医疗保健的消费升级。因此我们认为虽然宏观经济的周期性回落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影响虽然不大,但是仍需关注对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短期冲击。中国国情预示:药品消费刚刚进入快速增长阶段3.影响药品需求的外部力量: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模式和日本的比较类似都是主要由政府主导建立并强调加大政府投入。因此探求日本的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对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借鉴意义(本章仅就对医疗需求的影响进行分析)。日本经验表明:政府主导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直接推动医疗消费快速增长政府投入对国民医疗消费的影响分析:结果高度正相关日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实现全民医保阶段。1922年4月,日本政府颁布《健康保险法》,主要以民间企业从业人员及其家属为对象,在局部范围开始实施。第二阶段,应对日本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创建初期的医疗保险体系分为国民健康保险和雇员医疗保险两大部分。国民健康保险以农民、家庭主妇、个体经营者为对象,雇员医疗保险以各类雇佣就业者为对象。第三阶段,应对日本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医疗费用不断膨胀阶段。为完善医疗保险制度,1984年日本政府修改了《健康保险法》实行个人负担医疗费10%,,加强了个人负担责任,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4.药品消费需求预测:日本的经验表明未来中国药品消费潜力巨大日本经验表明:人口红利全民医保=庞大的药品消费需求全民健康保险制度的完善极大的促进了医疗收入的增长。在日本当时的情况下也是以药品收入为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该制度的实施使药品份额由占医疗费用的二分之一增加至1965年的五分之三,后期甚至为85%,因而全民健康保险制度实施后,随着日本政府对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药品需求量逐年增加。仅凭借日本当时的一亿三千万人口的消费需求拉动,即使在宏观经济周

  期性回落的时期仍能保持增长,并使日本的药品消费市场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这充分说明了,对药品的需求来说从来就不是问题。5.日本医药产业腾飞之法:政策是主导,创新是关键二战之后,日本经济从废墟中起步开始了让世界震惊的高速发展,医药产业也不例外,在战争中遭受严重破坏而几乎停滞的医药产业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NCEs供应国,这些现象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因素成为人们探究的焦点。另一方面,日本是在1976年才开始施行药品专利保护,在此之前也主要以仿制为主的医药产业如何进行战略转变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6.透过日本经验看中国医药产业走向何方:加速冲向前7.医药行业正处在加速起飞的前夕:未来成长确定在宏观经济不确定的形势中,医药行业因其需求的刚性和新医改等政策的促进下,行业前景继续向好趋势不变。行业和优质公司良好的业绩表现仍可继续支撑医药板块获得相对溢价收益,投资医药行业应该是目前不错的投资选择,给予行业“增持”的评级。8.估值评价:医药板块估值高企,启动板块整体行情的可能较小9.我们对09年医药行业的选择:长期持有,分享价值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新医疗体制改革方案的出台对医药行业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未来将给行业的生产‐流通‐消费整个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带来深远的影响和巨大变革,目前这种影响和变革只是刚刚开始,今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都将会对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可以说,新医改是行业的长期利好,行业已经驶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日本敞开医药市场大门日本是仅次于美国、欧洲的世界第三大医药市场。据IMS国际咨询公司发表2002年国际经济情况年度分析报告中披露:日本的医药市场规模约为476亿美元;美国为1321亿美元(约占世界医药市场1/3强);欧洲医药市场规模居美国和日本之间。日本医药市场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在辽玉十年里,巨本总是顽固地拒绝向西方开放其医药市场,西方跨国制药公司虽然一直觊觎日本的医药市场,但面对日本政府的新“闭关锁国政策也只能徒呼奈何。究其原因,日本的医药工业起点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较低。在西药(化学合成药)研制方面与西方大司有较大差距。故一旦放开市场,西方的畅销专利药物将如潮水般涌入日本市场,从而将日本本土医药工业中得落花流水。日本医药工业惟一的优势是其发酵工业。日本拥有全球第一位的谷氨酸(味精)发酵能力。其次,氨基酸发酵也是日本医药工业的一大强项。日本协和发酵株式会社能生产基本上所有的氨基酸产品。但与产销量极大的处方药相比,氨基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毕竟属于“小品种,难以将市场“做大。

  日本政府中的有识之士已认识到封闭国内医药市场、禁止外资进入这一政策的弊端。以为闭关锁国尽管保护了本国的制药企业,但实际上是阻碍了它们的发展。日本医药产品(除氨基酸产品外)之所以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7],与他们缺乏“与狼共舞的环境有关。近几年来,日本在国际医药市场上所占份额不断萎缩目口为佐证。例虹1999年时的日本医药工业总产值约占国际医药工业的17.3%,而2001年已下降至13%,2002年为12%。日本十大制药公司2001年用于科研开发的经费合计仅8.25亿美元,只及美国辉瑞公司同年新药开发经费(48亿美元)的一个零头。投的不足导致日本制药工业在新化学药物的研制方面大大落后于美国和欧洲的大公司。由于日本制药公司的经济效益每况愈下以及产品在国际币场上缺乏竞争力,旨本政府有关部门终于痛下决心要改变日本医药工业的“自闭性”现状,向西方资本开大门。据日本通商产业省不久前公布的“日本制药工业展望白反书中透露,日本政府建议(但并不强迫)本国的制药公司与西方公司合并,放开国内的市场,以此换取西方科药工业的新技术与新产品进入日本。日本政府的上述报告公布后引起西方跨国制药公司的强烈反响。据悉,包括辉筛、葛兰素、话华、先灵葆雅等一流西方大公司均有意接日本政府抛出的“绣球”,与日本啡名前10位的制药公司(口武田、卫材、三共、盐野义、山之内、藤泽、第一制药、、三菱制药和中91"$U药)合并以期早日进入日本这一世界第三大医药场。日本医药市场向西方制药“列强敞开大开,这对于国际医药二业的重新排列组合嚼生重大影响,具j中击波会不会及中国和韩国等日本的近邻,人们将试目以青。

  

  

推荐访问: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产业政策 日本 中国